隨著楚陽對《儒道精蘊》研讀的深入,原本如獲至寶的欣喜逐漸被接踵而至的難題所取代。
屋內那盞油燈在無數個日夜的陪伴下,燈芯已變得焦黑,散發的光線愈發昏黃且搖曳不定,仿佛隨時都會被黑暗吞噬,恰似楚陽此刻在知識迷霧中艱難探尋的心境。
書中那些高深的儒道理念,猶如隱藏在重重山巒之後的神秘寶藏,看似近在咫尺,實則遙不可及。
其中關於“儒道與天地元氣交感”的篇章,楚陽反複咀嚼每一個字句,試圖從中覓得理解的線索。
文字在他眼中仿佛變成了一個個狡黠的精靈,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每當他感覺抓住了一絲頭緒,卻又在下一瞬如輕煙般消散。
他坐在那張破舊的木桌前,桌上雜亂地擺放著他用來記錄感悟與疑問的紙張,有的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有的則被揉成一團,扔在一旁,仿佛是他在這場知識戰役中留下的殘骸。
楚陽的眉頭緊緊皺起,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眼睛死死地盯著書本,仿佛要將那些文字看穿,從中挖掘出隱藏的真意。
他嘗試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回憶陳夫子在私塾中講解的基礎儒道知識,試圖以此為基石搭建起理解的橋梁。
他想起陳夫子講述的關於儒者通過修身養性來感悟天地之道的內容,心想或許這與書中所講的“交感”有著某種內在聯係。
於是,他閉上眼睛,摒棄一切雜念,試圖以一種更為純粹的心境去感受書中描述的那種與天地溝通的狀態。
然而,無論他如何努力,那種玄妙的境界始終如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
汗水從他的額頭緩緩滑落,順著臉頰滴落在書頁上,洇濕了一小片字跡。
他的內心開始有些焦急,一種挫敗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為什麼就是理解不了呢?難道是我的資質太差?”這樣的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但他很快又堅定地搖了搖頭,將其驅散。
他深知,儒道的修行絕非一蹴而就,遇到困難乃是常態。
過往那些艱苦的學習經曆早已讓他養成了堅韌不拔的性格。
他站起身來,在狹小的屋內來回踱步,試圖通過變換思維方式來突破困境。
他走到窗前,推開那扇破舊的窗戶,夜晚的涼風撲麵而來,吹在他滾燙的臉頰上,讓他稍微冷靜了一些。
望著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楚陽的思緒漸漸飄遠。
他想起那位神秘的儒袍客,想起對方將《儒道精蘊》遞給他時那充滿期許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力量。
“不能放棄,先生將這本書交給我,一定相信我能領悟其中的奧秘。”他暗暗對自己說道。
回到桌前,楚陽重新坐下,再次翻開書本。
這一次,他不再急於求成,而是逐字逐句地重新梳理,將每一個概念、每一種觀點都細細拆解,然後嘗試重新組合。
他拿起筆,在紙上繪製圖表,將自己的理解和疑問以圖形的方式呈現出來,希望能從中發現新的思路。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窗外的天空漸漸泛起了魚肚白。
楚陽卻渾然不覺,依舊沉浸在與難題的較量之中。
在這個靜謐的黎明前的黑暗裡,他如同一位孤獨的戰士,在儒道知識的戰場上奮勇拚搏。
喜歡儒道聖途請大家收藏:()儒道聖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