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陽懷揣著滿心的困惑,在書院的小徑上匆匆前行。
他的眉頭緊鎖,腳步略顯急促,平日裡對書院美景的欣賞之意此刻已蕩然無存。
心中反複思索著修煉中遇到的難題,那難以突破的瓶頸如同巨石般壓在他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
終於,他來到夫子的居所前。
這是一座古樸的小院,四周種滿了翠竹,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儒道智慧。
楚陽深吸一口氣,輕輕叩響了門環。
“進來吧。”屋內傳來夫子溫和而沉穩的聲音。
楚陽推開門,走進屋內,隻見夫子正坐在窗前的書桌旁,專注地翻閱著一本古籍。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夫子身上,勾勒出他那清瘦而矍鑠的身影。
“夫子,打擾您了。”楚陽恭敬地行禮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急與期待。
夫子抬起頭,看到楚陽那滿臉的愁容,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溫和地問道:“楚陽,看你神色匆匆,可是在修行上遇到了難題?”
楚陽連忙點頭,將自己在鑽研殘破儒道秘籍時所遇到的困惑,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
從秘籍中關鍵修煉步驟的缺失,到自己嘗試推導和實踐過程中的種種失敗,他詳細地闡述著,希望夫子能從中找到問題的關鍵。
夫子靜靜地聽著,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輕輕點頭,目光始終專注地落在楚陽身上。
待楚陽說完,夫子沉思片刻,緩緩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翠竹,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緒。
過了一會兒,夫子轉過身,目光深邃地看著楚陽,說道:“楚陽,你對儒道的鑽研精神值得稱讚。
從你所說的情況來看,這本秘籍所蘊含的修行法門確實獨特,而你遇到的瓶頸也並非無解。”
夫子走回書桌旁,拿起一支毛筆,在紙上隨意寫下幾個字,然後指著字說道:“你擅長文字運用,在詩會中更是憑借詩作引發儒道之力共鳴。
或許,你可以從這方麵入手,將文字與儒道之力更緊密地結合起來,以此作為突破的方向。”
夫子一邊說著,一邊在紙上比劃著,詳細解釋道:“儒道之力如同水流,而文字則是引導水流的渠道。
你之前嘗試將儒道之力凝聚為劍氣,卻總是失敗,或許是因為渠道不夠順暢,或者說,你對文字所承載的儒道理念領悟還不夠深刻。”
夫子放下毛筆,目光炯炯地看著楚陽,繼續說道:“你不妨回想一下,在以往的修行中,哪些文字曾讓你對儒道之力有過特彆的感悟。
然後,以這些文字為基礎,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嘗試將儒道之力以一種更自然、更契合的方式融入其中。
如此,或許能讓你凝聚出穩定且強大的劍氣。”
楚陽聽著夫子的講解,心中猶如撥雲見日,頓時豁然開朗。
他仿佛看到了一條新的道路在眼前展開,之前困擾自己的迷霧也漸漸散去。
“多謝夫子教誨,學生明白了。”楚陽激動地站起身來,再次向夫子深深行禮。
夫子微笑著點點頭,說道:“修行之路本就充滿艱辛與挑戰,遇到困難時切莫急躁,要善於從自身的優勢出發,尋找解決之道。去吧,希望你早日突破瓶頸。”
楚陽懷著滿心的感激與振奮,告彆夫子,走出小院。
此時,外麵的陽光似乎更加明媚,微風中竹葉的沙沙聲也仿佛在為他加油鼓勁。
他步伐輕快地走在回居所的路上,腦海中不斷思索著夫子的建議,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嘗試新的修行方法。
回到居所,楚陽立刻坐在書桌前,攤開紙筆。
他閉上眼睛,開始回憶自己在儒道修行過程中,那些曾讓他內心產生強烈觸動的文字。
“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的核心思想一一在他腦海中浮現,每一個字都承載著深厚的儒道理念。
楚陽決定從“仁”字開始嘗試。
他提起毛筆,飽蘸墨汁,在紙上鄭重地寫下一個大大的“仁”字。
當最後一筆落下,他沒有像之前那樣立刻嘗試注入儒道之力,而是靜靜地凝視著這個字,用心去感悟“仁”所蘊含的意義。
他想起了那些關於仁者愛人的故事,想起了自己在幫助他人時內心所湧起的溫暖與滿足。
漸漸地,一種平和而強大的力量在他心中升騰而起。他知道,這就是與“仁”字相契合的儒道之力。
楚陽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引導著這股力量,緩緩注入到“仁”字之中。
這一次,儒道之力沒有像之前那樣四處消散,而是穩穩地附著在字上,“仁”字開始散發出柔和的光芒,一股不同於以往的劍氣從紙麵緩緩升起,帶著一種溫潤而包容的氣息。
感受到這股劍氣的變化,楚陽心中大喜。
他知道,在夫子的指引下,自己已經邁出了突破瓶頸的關鍵一步。
喜歡儒道聖途請大家收藏:()儒道聖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