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淮西勳貴們在朱元璋無聲的壓力和楊憲暗中緊逼的雙重作用下,終於又陸陸續續,極不情願地交出了一部分更為核心的軍權。
相關的奏折和文書雪片般飛入禦書房。
朱元璋一份份翻閱著這些奏折,臉上看不出喜怒。
交上來的權力比上次多了些。
但距離他心中的目標還差得遠。
他知道,這幫老殺才還在觀望,還在掙紮,還在試探他的底線。
“哼,不見棺材不落淚。”
他心中冷笑,將最後一份關於軍務交接的奏折扔到一旁。
恰在此時。
內侍入內稟報:“陛下,中書省參知政事楊憲求見。”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期待已久的時刻終於來了!
他立刻坐直身體,臉上露出一副頗為重視的神情:“宣!”
片刻後,楊憲快步走入禦書房,臉上帶著一種混合著疲憊、興奮與極度亢奮的神情。
他手中捧著一厚摞整理好的文書,一進門便躬身行禮,聲音因激動而略顯急促。
“臣楊憲,叩見陛下!”
“愛卿平身。”
朱元璋語氣和煦,“何事如此急切啊?”
楊憲站起身,將手中的文書高高舉起:“陛下!臣奉命督查吏治,經連日暗訪密查,已初步掌握大量實證!”
“此事關乎國本,臣不得不冒死稟報!”
“哦?”
朱元璋眉頭微挑,示意太監將文書接過,放在禦案上,“是關於何事?”
楊憲深吸一口氣,吐出積壓已久的憤懣,聲音陡然變得激昂。
“乃是關於永昌侯藍玉、開國公常茂等一眾淮西勳貴及其黨羽,縱容部下、親屬,勾結地方,貪贓枉法,走私牟利,侵占田產,甚至隱隱有操縱軍需之嫌!”
“其行徑之惡劣,觸目驚心!”
“長此以往,我大明軍紀國法將蕩然無存,必被這些國之蛀蟲腐蝕一空!”
他一邊說,一邊指著那摞文書:“此乃臣搜集到的部分罪證,雖多為其下屬及關聯人員所為!”
“但臣確信,若無藍玉、常茂等人在背後默許甚至縱容,斷不可能如此猖獗!”
“請陛下過目!”
朱元璋隨手翻開幾頁,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某年某月,某位千戶參與走私。
某位勳貴管家強占民田。
某地將領虛報兵員吃空餉……
事情都不小。
但正如楊憲所說,直接指向藍玉、常茂等核心人物的鐵證,幾乎沒有。
朱元璋心中明鏡似的。
這就是勳貴集團慣用的手段,自己躲在後麵,讓下麵的人出麵。
但他臉上卻露出凝重和憤怒的神色,猛地一拍桌子:“豈有此理!”
“咱如此厚待他們,他們竟敢如此!”
“真是辜負聖恩!”
楊憲見皇帝動怒,心中更是激動,覺得自己賭對了,連忙趁熱打鐵道:
“陛下!此風絕不可長!”
“臣懇請陛下下旨,嚴查藍玉、常茂等人!”
“隻要深入追查,必定能揪出他們的狐狸尾巴!”
“唯有如此,方能肅清軍紀,重整朝綱!!”
朱元璋看著慷慨激昂的楊憲,心中冷笑,臉上卻是一副深以為然又有些為難的樣子。
“愛卿所言,句句在理!”
“你所奏之事,咱亦有所耳聞,隻是苦於沒有真憑實據啊……”
他歎了口氣,話鋒一轉,臉上露出極大的讚賞和倚重之色。
“滿朝文武,若都如楊愛卿你這般忠心為國,不懼權貴,敢於任事,咱又何愁吏治不清,江山不穩?”
“你,真乃咱大明第一乾吏!”
這頂“第一乾吏”的高帽子扣下來!
楊憲頓時覺得渾身輕飄飄的,熱血上湧!
朱元璋繼續添火,語氣變得極其鄭重。
“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得徹底!決不能虎頭蛇尾!”
“如今沒有直接證據,咱也不好貿然下旨查辦他們,免得打草驚蛇,反而不美。”
“楊愛卿,你既已查到此處,便繼續給咱暗中去查!”
“要查,就查個水落石出!”
“不要怕困難,不要怕阻力!”
“該暗訪就暗訪,該取證就取證!”
“咱…許你便宜行事之權!!”
“一旦拿到確鑿證據,咱必定為你做主,嚴懲不貸,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