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通明,亮如白晝。
從午後直至深夜,殿內都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凝重氣氛。
以宋濂為首的一批翰林院學士,以及被臨時抽調來的幾名以剛正著稱的官員,在朱元璋那如同實質般的目光注視下,汗流浹背地重新審閱著堆積如山的試卷。
每一份被錄取考生的朱卷都被找出,與其對應的,密封著的墨卷當眾拆封核對。
過程繁瑣而緩慢,隻有紙張翻動和偶爾的低聲交談打破死寂。
朱元璋高踞龍椅,麵無表情,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那一聲聲輕響,如同催命的鼓點,敲在每一個心中有鬼的官員心上。
終於,當最後一份試卷核對完畢,宋濂捧著一摞墨卷和朱卷,踉蹌著走到禦階之下。
他的臉色蒼白如紙,嘴唇哆嗦著,眼神中充滿了巨大的困惑和難以置信!
“陛…陛下……”
宋濂的聲音乾澀發顫,他看看手中的試卷,又抬頭看看龍椅上深不可測的皇帝,仿佛見到了世間最詭異的事情。
“試卷…試卷的答案、文采,確實都是上佳,評卷無誤……”
“可…可這墨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貫…與最終榜單上所錄,全然…全然對不上啊!”
他像是捧著燙手山芋,幾乎要拿不住那些試卷。
“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
試卷內容沒錯,但考生名字被調換了?!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有人在最關鍵的環節——
將糊名拆封後的考生信息謄錄到最終榜單上時,進行了偷梁換柱!
一直按捺著興奮等待時機的楊憲,立刻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猛地踏出一步,聲音尖銳而亢奮。
“陛下!事實已然清楚!”
“這絕非偶然失誤,而是有人利用職權,在最後關頭,無恥地替換了錄取考生的名單!”
“將本該屬於寒門才子,或許還包括北方學子的功名,竊取給了他們想要扶持的人!”
“此乃滔天大罪!”
他的目光再次如同毒箭般射向跪在地上,麵如死灰的李善長,意有所指地厲聲道。
“而能有機會,有權力接觸到最終名單並進行如此大規模篡改的,除了總攬恩科,掌管中書省機要的…”
“還能有誰?!”
李善長此刻渾身冰涼!!!
他知道,中書省內定然是出了內鬼!
而且是與自己不是一條心,甚至是被楊憲或其他人收買的內鬼!
這盆臟水,無論如何都已經潑到了他的身上!
他此刻若再不出聲,就真的完了!
他猛地以頭搶地,聲音悲愴而決絕。
“陛下!臣有罪!臣禦下不嚴,致使中書省出現如此蠹蟲,釀成科場大案!”
“臣懇請陛下,允臣戴罪立功,徹查此事!”
“必將這膽大包天之徒揪出,給陛下,給天下寒窗苦讀的學子一個交代!”
他這是想搶回調查權,爭取主動,將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
然而,朱元璋豈會給他這個機會?
“不必了!”
朱元璋冷冷地打斷他,聲音如同數九寒冰,沒有絲毫轉圜的餘地。
他目光一轉,落在了自核對開始便一直沉默肅立的朱標身上。
“標兒。”
朱元璋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
“你不是領了巡查恩科的差事麼?”
“如今弊案已發,證據確鑿!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
他盯著朱標,語氣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考驗和壓力。
“給咱徹查到底!”
“無論涉及到誰,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若是處理不好,或是心存猶豫……”
朱元璋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你,就繼續給咱回大獄裡蹲著反省去!”
這話如同重錘,既是對朱標的嚴厲鞭策,也是對滿朝文武的赤裸裸警告。
太子若辦不好,一樣受罰!
誰都彆想求情!
朱標深吸一口氣,臉上沒有任何畏懼,反而有一種早已準備好的沉穩和決斷。
他踏前一步,躬身領命,聲音鏗鏘有力。
“兒臣領旨!定不負父皇重托,徹查此案,還天下學子一個公道!”
說罷,他不再有絲毫耽擱,猛地轉身,對殿外喝道!
“禁衛軍聽令!隨孤…抓人!”
話音未落,他已大步流星地走出奉天殿,一隊甲胄森然的禁衛立刻緊隨其後!
沉重的腳步聲如同戰鼓,敲碎了夜晚的寧靜,也敲在了所有涉案官員的心上。
朱元璋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極難察覺的滿意。
他緩緩站起身,目光如同冷電,掃過底下那群噤若寒蟬,麵色各異的文武百官,沒有再說一句話。
隻是冷哼一聲,便轉身離開了大殿。
皇帝一走,那巨大的壓力卻並未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