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安靜一下,聽我把話說完。”王長樂看著眾人的表情,心裡很不是滋味。
前世他的父母離開的早,他家也是一貧如洗。
可靠著八九畝地,他家的日子也還能過得去,他從來沒有體會過這種饑寒交迫的感覺。
可在王長樂的記憶裡,他體會過這種感覺。
那是他父親死後的第四年,父親留下的積蓄被消耗一空。
王長樂家裡隻有三畝薄田,收上來的糧食在交完稅後就所剩無幾。
彆人家靠著上山打獵,還能貼補家用,他家除了那三畝地沒有任何收入來源。
鄉親們捐給他家的糧食根本不夠吃,要不是大舅經常送點糧食來,他一家早就餓死了!
那時候他的飯量極大,彆人吃一碗,他要吃三碗才能飽!
很多個晚上,王長樂都會在半夜被餓醒,醒了之後他就瘋狂的喝水,可喝水哪裡能壓餓。
後來他實在是餓極了,就去偷彆人家的蘿卜青菜之類的。
這也是為啥,他總是被村裡的人討厭,之後他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就一直在縣城裡鬼混。
那時候他仗著自己力氣大,成為一個小幫派的打手。
長時間和那些人接觸,他的性格也慢慢變得痞裡痞氣,在村子裡的名聲自然也就越來越差。
當初,王長樂在父親死後輟學,就是因為他想給家裡省點錢,那時候彆看他才九歲,可他知道自己要是再繼續讀書,肯定會把家裡拖垮。
這些事情,王長樂從來沒有和家裡人說過。
現在看見這些鄉親為了一點點糧食低三下四,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等到麵前的村民安靜下來以後,王長樂才大聲說道:“各位鄉親,聽我把話說完。”
“我並不是讓大家不乾活,而是給你們找了一個輕鬆點的工作。”
“大家等我一下。”他說完轉身進屋,把家裡的那個簸箕拿了出來。
眾人看見他拿著簸箕,都一臉好奇的看著他,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這種東西村子裡多的是,一個人一天能輕鬆編個五六個,但是這東西根本沒人買。
“各位,這種簸箕在北方很少,我在碼頭上認識一個船老大,他經常朝北麵拉貨,所以會收購這玩意。”
其實王長樂也不知道北方到底有沒有這個,不過他不知道的話這裡的百姓就更不知道了。
“今天我和他談了一下,他能出到兩文錢一個,大家可以編這個賣給我,我用糧食和你們換,這樣我也能賺一點,你們看行不行?”
一鬥糧食15係統幣,五個簸箕能賣100係統幣,這買賣太暴力了。
這裡也不能說他是奸商,這東西市場價就兩文錢一個,還沒人買。
王長樂話音一落眾人瞬間沸騰起來,這編簸箕的工作根本不難,就算是小孩子都可以做。
“長樂,你說的是真的!”
“這簸箕真的有人大量收購?”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臉的不可置信。
這荊條耐旱,路邊隨處可見,平時老百姓都把這些東西當柴火燒,這東西頭年割上一根,第二年能長一捆。
其實荊條的根部具有藥用價值,價格也不低,他可以連根部一起收購。
可王長樂並不想這麼做,這種涸澤而漁的事情是影響可持續發展!
“還有一件事,那船老大購買數量有限,我一天一家最多收十個。”
十個能有二十文錢,那也不少了!
“各位鄉親,大家趕緊回去煮飯吃吧,明天晚上我回來以後,就在這裡收購簸箕。”王長樂大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