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解救少女 佛門問道_風塵煙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風塵煙雨 > 第十二章 解救少女 佛門問道

第十二章 解救少女 佛門問道(2 / 2)

看著蕭翎楓衝過來,微微一笑,說道:“怎麼當年你們不是我的對手,六人圍攻,而今你們三人瞎眼瘸腿殘廢還想一搏嗎?”

蕭翎楓罵道:“張君策你休要猖狂,哼,他們怎麼就沒有把你殺了。”

張君策哈哈一笑,說道:“想要我死,除非我命不由我,若不然誰也彆想輕易拿去。你們三個是想死呢還是想活?”

馬平德瞧了一眼端坐在馬上的張君策,氣定神閒,一副悠然自得,心說:“他突然出現恐怕不會那麼簡單,這其中不會有詐吧。我看還是小心一些的好,張君策畢竟是天雲宗的人,天雲宗高手如雲,就是那尹魂、歩散、韓柔、溫情便可以獨當一麵。而今張君策出現在絕不會如此單純。”想到這裡,馬平德說道:“張公子意欲何為?”

張君策點點頭說道:“明人不說暗話,我想請三位去一遭大都,將我的這封信交給怯薛衛的總教頭西門陸九,就說我張君策還活著,五日後我便親往大都報玉皇頂一戰之仇。”

馬平德聞言看著張君策一臉的難以置信,身旁的鐵金羅也是一頭霧水,心說:“這張君策難不成是得了失心瘋,如此狂言……?”

張君策說著將一封信丟給了馬平德,微微一笑,說道:“希望你們不要錯過了報仇的機會。”說完撥馬便走。

馬平德看了看手裡的信,心裡一番盤算,便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去大都。”

…………

且不提三人趕往大都,再說張君策喬裝改扮,一人一馬,穿山越嶺,日夜兼程,過了河北地界,來到山西,非至一日,朝著雁門而來。

這一天踏入了武州地界(近忻州市)地麵,張君策有一種故地重遊之感,仿佛諸多事情都是昨天,尤其想到武玄霜,繼而想到了沐婉然,心情起起伏伏,而今斯人已去,戀人生死不知,不禁扼腕歎息。

信馬由韁,自是一種離彆愁緒,正行間,察覺有些不對,逮住馬匹,仔細聆聽,竟然有晨鐘之聲。

張君策心血來潮,暗道:“最近諸事煩擾,為何不去寺中坐坐,解我心中煩悶。”想到此,撥轉馬頭,朝著鐘鼓聲的方向而行。

行至半路,忽見林中人影穿梭,張君策便知對方是江湖人物。為了不引起對方注意,張君策也沒有跟過去,而是繼續前行。

很快來到了一座寺廟前,山門上鬥大的四個字“慈航禪寺”

張君策下馬,牽著馬匹,一步一步走上山去,這座寺廟與他的寺廟不二,此時廟門大開,幾個小沙彌在兩個中年和尚的帶領下打掃廟門在的枯枝爛葉。

當見到張君策牽馬而來,紛紛停下手中動作,注目而視,此時的張君策完全換了一個人,但見他,頭戴束發金冠,齊眉勒著金抹額,穿一件寶藍緞子大氅,紮巾箭袖,腰間束著五彩團花絲絛,登著一雙青緞白底長靴。麵若月色,眉分八彩,目若朗星,翩翩公子,富貴子弟。

大和尚見了知道來了貴客,今天寺內的香火錢有著落了。尚未等張君策說話,為首一位身材不算高的和尚走上近前,雙手合十,口誦佛號:“阿彌陀佛!施主何來?”

張君策以禮相還,微微一笑說道:“路過此地,鞍馬勞頓,見這個山川美景很是留戀,又聞鐘鼓之聲,尋來寺上,討一碗水,尋一方淨土,棲身片刻。”

和尚聞言,說道:“施主遠道而來,尋上寺來便是有緣。既然如此請到寺內,一碗清茶還是有的。”

張君策含笑說道:“多謝!”

於是張君策將馬匹交給小沙彌跟著僧人走入寺院,這寺院與其他地方很是相似,穿過層層殿宇,來到了客堂,和尚叫人沏茶端來點心招待。

張君策自是千恩萬謝,說著便從懷裡取出碎銀幾兩奉上,說道:“承蒙大師招待,這點意思不成敬意,就當在下的香火錢了,以表心意還望收下。”

如此一來,和尚自然高興,招待張君策也就更加上心。休息片刻,張君策提出要在寺內轉轉,和尚自是同意,張君策便置身於寺廟之內,樓閣殿宇,莊嚴肅相,心情仿佛也好了許多。

走來遊去,張君策就發現一位老和尚,坐在石桌旁,自顧自的下著棋,一人分式兩人,黑白子在棋盤上,你爭我奪,廝殺激烈。

張君策靜靜地在一旁看著,那老和尚越下越興奮,似乎這盤棋令他久違的活躍。

最後一子輸贏,老和尚撚著胡須,哈哈一笑,說道:“人生如棋,棋中奧妙,或許隻有自己破自己立,方可惠岸銘心。”

張君策卻脫口而出,說道:“好棋,真是一盤難得的局。”

如此一來張君策便被老和尚注意到了,老和尚仔細的打量一番,說道:“施主從何而來,因何於此?”

張君策連忙上前施禮說道:“擾了師父雅興罪過罪過!”

老和尚哈哈一笑,說道:“無妨無妨!隻不過我見施主器宇不凡,隻是這眼中卻有萬般無奈和不舍。不知施主有何難言之隱,不妨說一說,你我有緣老和尚願意傾聽。”

張君策說道:“哦,那還請老師父為我解惑。世人皆有萬般苦,如若是愛彆離,怨憎會,求不得。我要如何開悟,如何得菩提正果,斷煩惱迷執呢?”

老和尚念著須髯,說道:“愛彆離於情字所困,怨憎會於心字所起,求不得於念字而深。一切善惡執迷皆有心生心起念於執著。執著於一切相而不執著於一切法。又如何開悟又如何得菩提正果?施主心有執念被情所困,又如何靜心修法,心不靜而萬物皆動,你空有慧靈卻苦落紅塵。”

張君策躬身施禮,說道:“多謝老師傅指點,那老師父塵世中七情六欲可否了斷,想與不想皆是私利又如何正覺正念。”

老和尚點點頭,說道:“七情六欲又如何斷得了。隻是斷了情欲方可慧見如來,了卻私利就要學會看破俗世中的萬千眾相,學會身處其境而不執迷其境。在其境中不生愛憎,沒有取舍。不去想利益得失成敗,讓自己心安,達到閒適淡泊,超然物外。”

“老師父可否指點一二。我心有愛憎,心存殺伐,利益皆無法自斷,晚輩也想超然物外,奈何俗世無端恐難以自拔。”張君策說著看向老和尚,等他的回答、

老和尚閉目言道:“世人心生種種相,若是心滅種種相。認識自己本心,認識自己本性,就是最好的佛法。因為本心,無靜無動,無生無死,無去無來,無是無非。不生變化,不住停留。世間生命是無形的,無論聰明與愚昧、歡樂與苦惱、高尚與卑劣、勇敢和懦弱都是心的作用。佛說“心性本空”、“心續不斷”。”

張君策說道:“那麼“心”既然非物質,無形無色,其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我曾記得佛經中說“心因境生”,也就是說在當你身處之地感受其影響時才能表現出心的存在?”

老和尚微微點頭,張君策繼續說道:“那請問老師父,何為心在無境又怎麼存在呢?心作為不空的緣起,刹那流變的續流,緣起續流是不是要斬斷?”

老和尚沉吟說道:“緣起十二皆是受染意識,前生轉世今生投胎,名色五蘊身,從識中生出。既然緣至:意識已成,《俱舍論》中說,無色界生命的色蘊處於潛在狀態,否則,再轉色界時,同因同果,異因異果,苦樂歸根結底是意識的感受。今生注定,前緣未了,施主恐怕要自尋煩惱了。”

張君策受教的施禮說道:“老師父教誨的在理,隻不過我認為,萬法空相,不執著亦也執著,不執著於是非、執著於本心。天地萬物皆有性情,晚輩愚鈍恐難悟真理。”

老和尚看了一眼張君策,輕生一笑,雙手合十,說道:“世間萬物生長,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時,是否我自知之。知而不隨,是謂不相續,亦為不執著。不相續則我不為妄動凡心;縱有妄念也會熄滅,世事便做如浮雲虛無。”

張君策躬身又是一禮,說道:“老禪師的意思可是,虛空無形妄念無影,諸般皆是自我而成,心若明來即明,心若有魔障,陰暗便起,苦惱即菩提,菩提方可掃除執著。其意亦然。迷悟,魔障,虛無一切枉然?”

就在張君策與老和尚交談的時候,就見一個小沙彌慌慌張張跑了過來,嘴裡叫道:“方丈,方丈,不好了,寺外有一群人打起來了,有人受傷您快去看看吧!”

老和尚一聽,急忙起身,說道:“施主且在此自悟吧!我觀施主絕非常人,自會通達。貧僧要處理一些事情,失陪了!”

就這樣張君策看著老和尚與小沙彌離開,尋思一番,便也跟了上去,心說:“不知是什麼人,如果需要我幫忙也可以助他們一臂之力。”

就這樣張君策尾隨穿過大殿,來到寺門處,偷眼觀看,就見寺外男男女女不下十幾號人,一個個握刀持劍,可以看得出來皆是江湖中人。

其中一個引人注意的漢子,一身青色長袍,寬大衣襟。撐起八尺身高,寬寬肩膀,很是強壯。大方臉,臥蠶眉,高鼻梁,方海口。手裡一柄寬劍戳在身前,眼神咄咄逼人。

身後站著一女二男,皆是西域打扮,左邊還有一人,這人正是那長生教的金木白沒還有一人便是那曾在折雷山出現的女道人,身後還有五名暗影斥候。

地上鮮血一灘,還有三具屍體橫倒豎臥,

對麵則是三女一男,女子端莊秀麗,男子風度翩翩,每人手裡一柄長劍,尤其那男子似乎受了傷,被兩個女子護住,雙方對峙,大有一觸即發的可能。

那老和尚帶著門人弟子也出現在寺門口,雙手合十,口念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佛門靜修之地,你等在此濫殺無辜,有辱佛門清淨。諸位聽老僧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金木白聞言冷笑恫嚇說道:“老和尚休要多管閒事,你知道我們是誰嗎?識相的滾一邊去,如果不聽把你這個破寺廟也給砸了。”

且說這一切都沒有逃過張君策的眼睛,不禁眼前一亮,心裡暗道:“這可真是巧得很,嘿嘿……我正愁沒有什麼借口上塞上川,而今也算天助我也,哈哈哈……雖然不知道他們有什麼過節。不過看得出來火煙味十足。嗬嗬……也不知道鄧劍萍會如何處理。對方人數眾多,而且皆是高手,好戲好戲……我要借機行動。”


最新小说: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 滬上來了個小神獸,叉腰旺全家! 末世重生,掠奪男女主異能會上癮欸 純恨夫妻雙重生,我嫁權貴你哭啥 怪物們說祂們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