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滇南火山群出發時,楊清宇手腕上的守火石還帶著餘溫。車子駛離熱帶山林,窗外的風景漸漸變成連綿起伏的黃土坡——這裡是黃土高原的邊緣,而他的目的地“龍脊溝”,就藏在這片溝壑縱橫的黃土深處。
剛到龍脊溝附近的“塬上村”,楊清宇就被村口的景象吸引:幾個穿著粗布衣裳的老人坐在老槐樹下,手裡拿著奇怪的樂器——是用掏空的黃土燒製的陶管,管身上刻著細密的紋路。老人把陶管湊到嘴邊,吹出低沉渾厚的調子,調子裹著黃土的氣息,在塬上回蕩,像大地在輕聲說話。
“客人是來尋‘土脈’的吧?”一個梳著麻花辮的姑娘走過來,手裡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小米粥。姑娘叫杏花,是塬上村的村醫,也是村裡唯一讀過大學的年輕人。她笑著指了指楊清宇背包上的錄音設備:“前幾天村裡來了個地質隊,說龍脊溝的地在‘喘氣’,你要是去那裡,可得帶上我——我熟路,還能給你搭把手。”
楊清宇接過小米粥,暖意順著喉嚨滑進胃裡,心裡也跟著暖起來。他點頭答應,杏花立刻回家收拾了背包,裡麵裝著急救包、乾糧,還有一個小小的陶管:“這是阿爺給我的‘土音管’,吹起來能讓黃土‘聽話’,你要是遇到塌土坡,說不定能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兩人背著背包往龍脊溝走。黃土高原的路不好走,腳下的黃土鬆軟,稍不留意就會陷進去。杏花走在前麵,腳步輕快,時不時彎腰撿起地上的土塊,放在鼻尖聞聞:“你看,這土是‘活’的——要是土味發腥,就是地脈不穩,得趕緊繞開。”
楊清宇跟著學,也撿起一塊土聞了聞——土味帶著淡淡的濕潤氣息,不像普通黃土那樣乾燥。他掏出地脈檢測儀,屏幕上的指針緩慢跳動,能量值比之前在火山群時穩定,但仍低於正常範圍。杏花說:“龍脊溝裡有個‘回音洞’,村裡老人說,那是大地的‘肚臍’,土脈之核就在洞裡麵。”
走了約莫三個小時,前方出現一道深不見底的溝壑——這就是龍脊溝。溝底長滿了低矮的沙棘,遠處的岩壁上,有個黑黝黝的洞口,正是杏花說的“回音洞”。剛靠近洞口,楊清宇就感覺到一股微弱的震動,地脈檢測儀的指針開始加速跳動,屏幕上顯示出一道模糊的光帶,順著洞口延伸向深處。
“我先進去探探路。”杏花說著,從背包裡掏出個手電筒,率先走進洞裡。楊清宇跟在後麵,洞裡的空氣潮濕微涼,岩壁上布滿了水滴形成的鐘乳石,水滴落在地上的聲音,在洞裡形成清脆的回音。走了大概五十米,前方的空間突然變寬,中間立著一塊巨大的黃土柱,柱子表麵有螺旋狀的紋路,和昆侖龍骨上的紋路驚人地相似。
“土脈之核肯定在這柱子裡!”杏花興奮地說。楊清宇拿出錄音設備,剛要按下播放鍵,突然聽到頭頂傳來“沙沙”的聲響——洞頂的黃土開始往下掉,細小的土粒落在肩膀上,帶著危險的信號。
“不好,要塌土了!”杏花立刻把土音管湊到嘴邊,吹出一段沉穩的調子。奇怪的是,調子響起的瞬間,洞頂的黃土就停止了掉落,連空氣都似乎變得平穩起來。楊清宇驚訝地看著她,杏花笑著解釋:“這是村裡的‘安土調’,阿爺說,吹這個調子,大地就知道我們沒有惡意。”
楊清宇也立刻調整旋律,將《歸墟引》的調子和杏花的“安土調”融合,低沉的陶管聲裹著溫和的歌聲,在洞裡回蕩。隨著旋律的持續,黃土柱表麵的紋路開始發光,淡金色的光帶順著紋路蔓延,最後在柱子頂端彙聚成一個小小的光點——那正是“土脈之核”的位置。
“我來幫你!”杏花從背包裡掏出一把小鏟子,小心翼翼地在黃土柱頂端挖了起來。黃土很鬆軟,沒一會兒就挖出一個小坑,坑裡躺著一顆土黃色的晶體,晶體表麵裹著一層薄薄的黃土,像穿著件大地的外衣。
楊清宇剛要伸手去拿,突然感覺到腳下的地麵劇烈晃動起來,洞頂的鐘乳石開始往下砸!杏花立刻拉住他的手,往洞口方向跑:“快撤!土脈被驚動了!”
兩人剛跑出洞口,身後就傳來“轟隆”一聲巨響——回音洞的洞口被坍塌的黃土堵住了。楊清宇回頭看,手裡的土脈之核突然發出柔和的光,光順著地麵蔓延向龍脊溝深處,原本鬆軟的黃土慢慢變得堅實,連溝底的沙棘都似乎挺直了腰杆。
“成了!”杏花拍著手歡呼,臉上沾了不少黃土,像個花臉貓。楊清宇看著她,也忍不住笑了——剛才的驚險,在這一刻都變成了溫暖的回憶。
回到塬上村時,村裡的老人們已經在村口等著了。看到他們手裡的土脈之核,老人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阿爺接過土脈之核,小心翼翼地埋在老槐樹下:“這下好了,大地的‘氣’通了,明年的莊稼肯定能豐收。”
那天晚上,村裡擺了慶功宴,老人們吹著土音管,杏花帶著村裡的孩子跳著塬上的“安土舞”。楊清宇坐在火塘邊,把“安土調”和《歸墟引》融合,用錄音設備錄了一首新的曲子。曲子裡有黃土的厚重,有陶管的低沉,還有孩子們的笑聲,溫暖得讓人心裡發顫。
第二天離開時,杏花把自己的土音管送給了楊清宇:“清宇哥,這個你帶著,以後到了彆的地方,聽到這調子,就像聽到我們塬上村的聲音。”阿爺則給了他一袋新磨的小米:“這是今年的新米,煮粥最香,你路上餓了可以吃。”
楊清宇接過土音管和小米,心裡滿是不舍。車子駛離塬上村時,他回頭看,老人們還在村口揮手,土音管的調子在塬上回蕩,像大地在為他送彆。他掏出手機,把昨晚錄的曲子上傳到賬號,取名《黃土謠》,評論區裡,有人說聽著曲子想起了家鄉的黃土坡,有人說感受到了大地的溫柔。
口袋裡的u盤突然發燙,屏幕上出現了一行從未見過的文字:“四脈已通,歸墟門啟,昆侖龍穴待君歸。”楊清宇看著這行字,心裡突然明白了——修複地脈的旅程,隻是開始,而昆侖龍穴裡,藏著關於龍骨、關於地脈,甚至關於人類的終極秘密。
他摸了摸手腕上的守火石,又看了看手裡的土音管,嘴角露出了堅定的笑容。下一站,昆侖龍穴——那裡有他最初的起點,也有他最終的答案。而這一路收獲的溫暖、學會的技能,都會成為他最珍貴的武器。
喜歡歡迎我的幻想世界請大家收藏:()歡迎我的幻想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