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怡紅院改造到文盛之會籌備。
許瀾滄看著時念一步步從春螺巷的戲園主,成長為能代表南齊對接各國的文化負責人。
這份蛻變,比任何朝堂功績都更讓他動容。
隻是可惜,這樣的人,終究不會囿於那四方的後宅之中。
李睿撫著胡須,對時念投去認可的眼神。
蘇婉和蘇昭若泉下有知,想必也會為蘇家有這樣的後人而驕傲。
就在這時,西疆使臣再次站起身,拎著個獸皮袋大步走到時念麵前:
“時老板果然是巾幗英雄!隻不過本使還有一事請教。”
他打開獸皮袋,倒出幾卷泛黃的紙,上麵畫著西疆草原地圖,標注著“牧民聚集區”“缺水之地”。
“你看,西疆牧民常年逐水草而居,沒固定地方提訴求,去年冬天還因爭奪草場鬨過衝突。”
“若是我們也能學南齊設民生議事區,讓牧民有處商量事,這法子是否可行?”
時念接過地圖,目光掃過粗糙的線條,認真道:
“回使臣,依在下拙見,各國國情不同,所采用的辦法也應采取相應調整。”
“若是西疆需要,為兩國友好邦交,相信咱們陛下會派懂民生議事的人去西疆製定適合的對策。”
西疆使臣笑得豪爽,伸手本想拍時念的肩膀。
然而見她身板纖薄,又悻悻收回手。
“好!你們要是能幫西疆牧民解決難題,本使定然在可汗陛下麵前陳情!”
“為了我們兩國友好邦交而努力!”
殿內氛圍愈發熱烈,連之前沉默的小國使臣也紛紛圍過來。
有的想邀請怡紅院派人教蒙學,有的想索要《民生議事機製手冊》。
而跨國民生合作的序幕,就在這熱鬨的討論中悄然拉開。
而殿角的世家官員席,氣氛卻格外冷清。
此刻他們都低著頭,手指無意識摩挲官袍下擺,連頭都不敢抬。
他們再也沒了往日傲氣,有的攥著茶杯發呆,有的假裝整理袖擺—。
南齊贏得徹底,再不敢出言針對時念所闡述的理念。
與之相反,寒門官員們士氣高漲。
言鏘挺直腰杆,與喬章林朗聲討論:
“明年文盛之會,咱們得在奏疏裡提推廣民生議事機製,讓各州府都學怡紅院的樣子,幫百姓解決實事。”
喬章林連連點頭,眼裡滿是讚同:
“說得對!借文盛之會的東風,定能讓天下百姓都知道,咱們陛下重視民生,咱們南齊官府也都揣著一顆為百姓謀福祉的心。”
角落裡,那小太監看著眼前的景象,臉色糾結。
他原本還盼著北徐翻盤,或是自己能找到機會破壞模型。
可現在南齊勝出已成定局,怡紅院的人又一直盯著他,他連靠近模型的機會都沒有。
他悄悄往後退,趁著殿內熱鬨溜出延慶殿。
得趕緊把情況告訴靜妃,再想彆的辦法。
時念瞥見成公公溜走的背影,眼底閃過一絲警惕,卻沒派人去追。
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文盛之會籌備局麵,至於靜妃那邊,總有算賬的時候。
南齊帝看著這一幕,心中欣慰:
“你看,這才是南齊該有的樣子。”
“文化能落地,百姓能受益,官員有乾勁。”
“時念,你果然沒讓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