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算回來了,暖夏都等你半天了。”
吳嬸連忙遞過帕子,阿福接過擦了擦汗,在暖夏身邊坐下。
“今天順天府可熱鬨了……”
將今日發生的事情都講清楚,發福這才拿起調羹喂暖夏。
“那柳儒緒走的時候臉都綠了,也不知道他離開後會不會去英國公府告狀,說不定還會找玉貴妃幫忙……”
吳嬸一臉擔憂,“哎,這都是什麼事兒啊!”
當初以為太子和皇後倒下,怎麼也得消停一段時間,誰知道這才沒過去多久,就又是雞飛狗跳的。
“那會不會連累咱們怡紅院?”
“如今那玉貴妃和靜妃都在爭,咱們夾在中間,萬一她們報複怎麼辦?”
暖夏摸了摸小腹,眼底也滿是擔憂之色。
阿福剛想安慰,就見時念提著一盞還沒點燃的燈籠從書坊走過來。
暖光落在她身上,驅散了暮色涼意。
“阿福,你這嘴啊!”
“你們不用擔心,咱們隻管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至於剩下的,陛下心裡有數,他不會讓後宮爭鬥毀了文盛之會的。”
“可她們勢力大,萬一在陛下麵前說咱們壞話呢?”
吳嬸還是有些擔心,畢竟這耳旁風的威力可不小。
“陛下若真偏心她們,當初蘇家舊案就不會讓三司會審,也不會讓咱們主導籌備文盛之會。”
時念笑著遞過紅棗茶:
“你忘了?上次籌備款被克扣,陛下還下密旨讓咱們自主調配,可見他看重的是文盛之會的實效,不是誰的麵子。”
“再者,咱們做的是民生實事,百姓都看在眼裡,陛下不會因幾句話就否定咱們。”
至少目前看來,她覺得南齊帝還沒有那個心思立後和立太子。
隻要他一日不鬆口,那怡紅院就還有喘息的時間。
吳嬸歎了口氣:
“阿念說得對!”
“上次昌阿公遇刺,陛下事後還派了羽林衛保護咱們,這說明陛下心裡是護著怡紅院的。”
“暖夏你就放寬心養胎,有阿念在,出不了事。”
“你啊,孕中多思,聽大夫的,少想這些,對你,對孩子都好!”
時念聽到吳嬸說南齊帝心裡有怡紅院,差點沒忍住翻白眼。
在南齊帝心裡,可從來沒有庇護怡紅院的心思。
之前之所以派羽林衛前來保護昌阿公,都是因為他也想將唐家拔掉。
這和保護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暖夏輕輕點頭,想起陛下對文盛之會的重視,心中擔憂漸漸消散。
她喝了口紅棗茶,甜香漫過舌尖,連暮色的涼意都淡了。
晚飯時,眾人還在聊籌備。
晚晴說永州文化冊已在路上,張珂源核對了鳴謝欄名單,淺醉和素心商量明日加排《天下大同》的世家互動橋段……
氣氛十分熱鬨,之前的所有擔憂都被拋到腦後。
隻是沒人料到,入夜後……
喬章林正在翰林院核對譯文,太監捧著明黃卷軸走進來,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文盛之會乃南齊對外交流大事,關乎國體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