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條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兩台天車和炮管的位置。
然後,是密密麻麻的箭頭和數字。
“這不是簡單的並聯。”陸揚一邊畫,一邊頭也不抬地解釋道,“我們利用兩台天車的高度差和位置差,建立一個不對稱的杠杆力臂。十噸的主天車,負責主要的垂直起吊力。五噸的輔助天車,不負責承重,隻負責提供一個反向的水平拉力,用來平衡炮管的重心偏移。”
他的粉筆在地上飛快移動,一條條代表鋼纜的斜線,從炮管的不同位置,連接到兩台天車的吊鉤上。
“關鍵,在於掛點和角度。”
陸揚在炮管的圖樣上,重重地點了三個點。
“主吊鉤掛在這裡,兩個副吊鉤呈三十七度角,分彆掛在這兩個位置。起吊時,主天車垂直向上,副天車以每秒零點零五米的速度,向側後方平移。”
“這樣一來,三股力量會在空中形成一個動態的三角形穩定結構。炮管的重量,會被分解。而它的重心,將永遠被鎖定在三角形的中心!”
陸揚說完,站起身,丟掉了手裡的粉筆。
地上,一幅清晰無比的受力分析圖,出現在所有人麵前。
整個車間,鴉雀無聲。
那些之前還滿臉疑惑的專家和技術員,此刻全都圍了上來,死死地盯著地上的圖紙,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
“這……這……”
那位經驗最豐富的起重老師傅,更是直接蹲了下去,他的手指顫抖著,順著陸揚畫的力臂箭頭,一遍遍地虛空劃過。
他的呼吸越來越急促,臉也因為極度的激動而漲紅。
突然,他猛地一拍大腿,直接從地上跳了起來!
“高!實在是高啊!”
老師傅激動地抓住穀總師的胳膊,語無倫次地喊道:“穀總師!這是天才!這是天才般的想法!這樣一來,何止是能吊起來!這簡直是把十五噸的重量,玩弄於股掌之間啊!整個過程,會比用一台大吊車還要穩!穩得多!”
他的話,像一顆炸彈,在人群中炸開。
孫教授臉上的冷笑,徹底僵住了。
他不懂力學,但他看得懂老師傅臉上的表情。
那是一種見到了神跡般的震撼和狂喜。
他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嘴裡喃喃自語:“不……不可能……這不科學……”
陸揚沒有給他太多震驚的時間。
“所有無關人員,退到安全線以外!”
他一聲令下,現場立刻變得井然有序。
“一組,按照圖紙上的位置,重新固定鋼纜!”
“二組,在炮塔搖架下方,墊好枕木,做好最後的緩衝準備!”
“起重組,檢查天車狀態,準備通電!”
陸揚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
整個車間,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在他的指揮下,高效地運轉起來。
孫教授被人群擠到了角落,他呆呆地看著這一切,感覺自己像一個局外人。
幾分鐘後,準備工作完成。
數根比成人手臂還粗的鋼纜,按照圖紙上的角度,將巨大的炮管牢牢捆住。
“起重組,準備好了嗎?”陸揚拿著一個手持擴音器,站在車間的中心。
“準備完畢!”兩台天車裡,同時傳來了操作員肯定的回答。
“開始!”
陸揚的指令乾脆利落。
嗡——
兩台天車的電機同時發出低沉的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