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葉宣換上便裝,帶上乾糧和飲用水,騎上心愛的自行車,準備到郊外去放鬆心情。
其他很多同行,到了周末也不怎麼閒著,又是去參加活動又是去參加什麼講座之類的。
說白了,就是想充實一下自己的腰包。
可那些又有什麼用呢,勞累過度,有的人三四十歲看起來也比五六十歲的人顯老。
而且,他們參加的那些活動啊、講座啊,對焦慮患者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嗎?不見得吧?
葉宣可不想這麼虧待自己,為了更好的幫助到焦慮患者,他現在唯一想做的事就是,補充精力。
車剛剛騎到山下的服務站,係統忽然響了起來。
【附近30米範圍內檢測到焦慮氣息】
“焦慮氣息,在哪裡?”
葉宣環視一周,最終將眼神定位在一名靠牆撥打手機的青年身上。
“周圍的其他人看起來倒還精神抖擻,不過這位兄弟嘛?年紀輕輕的,沒事靠什麼牆啊?”
從心理學上來分析,那些臥著躺著,坐沒坐相,或者動不動就靠牆的人,隻要沒有真正的休息就一般符合心事重重的特征。因為有心事的人,他們自然希望自己的身體處於一種完全放鬆的狀態。
葉宣踩下自行車腳架,向這名青年走了過去。
“咋了,兄弟?”
“彆煩我!”青年用肩膀抖開葉宣的手,繼續接聽自己的手機。
就在青年轉頭的一刹那,葉軒看了看他的麵相,眼中軸都已經皺成一塊了,其焦慮程度肯定要勝過之前的王柯。
由於青年開了外音功能,再加上手機那頭的人嗓門也特彆的大,因此葉宣也可以聽得一清二楚。
手機:這位先生,我不知道給你說了多少遍了,你的經建師證書不會失效,不會失效提高嗓門),可你為什麼就不相信我呢?
青年:同誌,嗯,請你先等等,我,我可能還有些事情沒有說清楚。
“就這麼短短幾句話也要結巴?心情都緊張成什麼樣了?”葉宣看到,青年拿著手機的手不停的在抖動著,連手指縫都布滿了汗水。
手機:你還有什麼沒有說清楚的,你打我們這個電話都打了好幾天了,你說的這些情況我甚至連背都可以背誦下來了,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青年:同誌,你先彆著急,請聽我說完,我隻是想把我的情況表達得更清楚一點,沒有什麼遺漏。同,同誌,就再給我一次機會好嗎?就最後一次了!
手機:歎氣)好吧好吧,不過希望你能儘量說清楚一點,早說完早了事兒,說實在的,我都有點懷疑你是不是來故意影響我們工作的?
青年:閉眼緩了緩神)同誌,我,我想問一問,就是我那個經建師?不,經建從業資格證?等等等等,重來一遍。
手機:咂了咂嘴)又來了,又一遍,要不要我來替你說呀?
葉宣分析,這位兄弟具有典型的完美主義的特點,也就是說,一句話當中哪怕漏掉了一個字,一件事當中哪怕遺忘了某個無關緊要的步驟,都要強迫自己去重新說或者做一遍。
“還去考職稱啊?不錯哦!”雖然對方有這種焦慮,但本著其這份學習上進的精神,葉宣還是很欽佩這位青年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帶有這種焦慮情緒的往往就是追求上進的人,因為你總是害怕辛辛苦苦考來的職稱證書一不小心就失效了呀?
相反,那種一天到晚無所事事的人,卻很少有這種擔心。
越是不容易辦到的事,就越擔心會失去。
這就好比一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達到理想境界的人,誰還會願意再回到曾經那個平庸、枯燥的時候呢?
“不就是個證書嘛,至於這樣耿耿於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