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葉宣任何心理調整的機會,三人對他進行持續炮轟。
牛恒:另外,聽說葉醫生開出的藥方,就像是靈丹妙藥一樣,立竿見影,藥到病除。而且,沒有接到過一起因為藥物反應不適而引起的投訴事件。
“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一個醫生開出的藥方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效果,即便是扁鵲華佗在世,他們也做不到這一點。”
葉宣:這個,大概是葉某誤打誤撞,運氣好。
牛恒:世上哪有那麼多誤打誤撞的好事?
“從古今中外所有好運者的經曆來看,連續好運幾乎不存在,武則天的運氣很少有人比得上吧,但她在成功的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風順。”
“因此,凡事,事出必有妖!”
葉宣:那三位看看,葉某身上的“妖”出在何處?
何尖:那還不簡單!
“葉醫生既然已經入了這行,不可能不知道應急配方這一說法吧?”
何尖在配藥技術上,可以稱得上是焦慮醫學界的老油條了,至少在診所醫生這一板塊,還沒有人敢在這項技術上在他麵前班門弄斧。
“應急配方,用焦慮醫學界的行話來說,就是一種應急措施。”
“服用過應急配方配藥的病人,即便是焦慮程度再嚴重,再具有攻擊性的病人,都會得到暫時的平靜。”
“不過從長期來看,病人身體會出現隨時嗜睡,食欲不振,甚至肌肉萎縮等後遺症,不得不對焦慮類藥物產生長期依賴性,甚至是終身依賴性。”
緊接著,何尖用曾經焦慮醫學界通報的一起案例來提醒葉宣。
“不知葉醫生是否還記得去年全網通報的周成事件吧?”
“那位周成醫生,就是給焦慮輕症的病人開具了應急配方,結果,被醫療部門查實,吊銷醫師資格,永不錄用。現在呢,人還在家裡麵吃他老婆的閒飯呢!”
黎偉補充道,“是啊,而且,幸好當時他開具的那個配方,隻被患者服用了不到一盒,患者要是服用了三盒的話,他就隻能坐等法院的傳票了!”
牛恒再接上,“而且,人家隻是給一個患者開具了應急配方,葉醫生請你回顧一下,這些天以來,你已經給多少患者開具了這種疑似應急配方的處方了,而這些患者,又服用了幾盒藥了?”
葉宣:不是有應急配方檢測器嗎?
“葉某有沒有開具應急配方,用檢測器檢測一下不就知道了?”
何尖:檢測器?嗬嗬,虧葉醫生還是本行之人,難道還不知道本行對這個檢測器一直頗有微詞嗎?
“所謂的檢測器,不過是個笑話,隻是設計者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已。”
“每個患者的症狀不同,至於是不是應急配方,每個患者的鑒定標準也不儘相同,葉醫生你說用檢測器來評測?好在我們這隻是一次閉門會談,要是葉醫生你這話傳出去的話,絕對會讓人笑掉大牙的!”
這三人耽擱的時間有點長了,葉宣暫時打開一點門縫,看看大廳裡麵有沒有不守規矩的患者擾亂問診秩序。
葉宣合上門,繼而問道。
“在目前大廳裡的這些患者當中,想必就有三位曾經的患者吧?”
黎偉:不錯!
黎偉為葉宣指了指。
“大劉是我的患者,小張是牛醫生的患者,老李是何醫生的患者。”
其實,這些醫患關係在醫療檔案裡麵都可以查得到,因此三人也沒有予以否認。
何尖:而且,那個老李是我好幾年的患者了,他的病情和醫療進程,隻有我才最清楚。
“現在,你卻把他引到了這裡,之前我為他所做的一切,無疑就前功儘棄了!”
牛恒:拋開彆的不說,單憑這一條,你這起碼就是對患者的不負責,你知道嗎,葉醫生?
在醫學界,有很多病症是不挑醫生的,如果覺得這個醫生看得不好,隻需要提供相關的病曆,另外一個醫生就可以接診了。
但這種焦慮病症卻不一樣,很多人一生隻認準一個醫生。
因為,焦慮這個東西牽涉麵比較廣泛,與人情世故、生活事件、還有氣候變遷等因素息息相關。
所以,不管你找的焦慮醫生的水平是好是差,隻有他才能更好的掌握你的病情動態。
相反,如果你去找了另外一個焦慮醫生的話,新的焦慮醫生就得對你的信息進行重新了解,以前的治療進程就得重頭再來。
因此,在焦慮醫學界,隻要不是病人心甘情願的找的你,如果你從彆的醫生那裡挖牆腳,一向是會被同行所看不起的。
三個人的步步緊逼,也讓葉宣徹底明白了,什麼特殊病患,什麼應急配方,隻不過都是對方針對自己的一種手段而已。
其實雙方真正的矛盾,是自己無意之間吸引走了對方的患者。
葉宣意識到,如果自己再不接招,三個人會把自己窮追猛打到一口氣都不剩。到時候,即便是自己打贏了官司,也會惹上其他很多的麻煩。
葉宣:照三位這樣說,葉某這又是特殊病患,又是應急配方的,看來葉某這人品和醫德已經糟糕成了這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呢,葉某還是想為自己證明一下清白,還望三位能夠為葉某出一出點子。”
黎偉:這不很簡單嗎?
“今天,我們三位都在這裡,碰巧現在外麵大廳等著那麼多的患者,我們正好能夠好好的切磋一下技藝,以此好讓大家都看看,什麼才叫做真正的焦慮醫生。”
牛恒:說得好,這不就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嗎?
“如果你勝出了,不但為你自己正了名,而且還會進一步的擴大你的名聲!”
“相反,如果你輸了,我們就會讓大家好好的討論一下,你這焦慮醫生,究竟是實至名歸,還是欺世盜名了!”
葉宣:三位的提議正合我意,不過,既然是比試,就要有個規則,你們想好了怎麼比試嗎?
何尖:那當然,來之前,我們就已經想好了。
“在外麵的患者當中,我們隨便挑選一位,先不讓患者說出自己的症狀,我們就從患者的身體情況來判斷患者到底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焦慮。”
黎偉:對,這麼一來,我們就相當於是讓患者來為我們當裁判了,絕對的公平公正!
說起比試,三位同行是非常有底氣的。
焦慮醫學界,是一個入行人數和留下人數出入最大的醫療領域。
在這個領域裡麵,經驗和實踐是相當重要的,就算你隻有一年的醫齡,相比初出茅廬的醫生,也要占據重大的優勢。
彆看這小小的一年醫齡,在焦慮醫學界,一年可以說是分水嶺般的存在。
一年之內,你將會處理很多複雜和意想不到的情況,要麼就是患者無休止的攪擾,要麼就是患者家屬無休止的質疑。
有的時候,這些麻煩事會讓你深更半夜也無法睡上一個好覺。
很多焦慮醫生甭說一年,可能連兩三個月都乾不下來這份工作,因為你隨時有可能被一些胡攪蠻纏的病患給轟走。
大浪淘沙,一年之後,還能在這行繼續乾下去的,都可以稱得上是精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