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越族來犯_逃生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逃生三國 > 第4章 越族來犯

第4章 越族來犯(1 / 2)

孫定第一天當縣令,可以說是什麼都沒有做,但心裡對南昌縣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候,鄱陽郡也好,豫章郡也罷,都是古越族侵攻最多的地方。而古越族中,尤其以山越為最甚。

山越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南方山區山賊式武裝集團的統稱。因往往占山為根據地,故亦稱“山民”。山越的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種植穀物,又因“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他們大分散、小聚居,好習武,以山險為依托,組成武裝集團,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對於中央封建政權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如今到了南昌縣,其實也是有所動作的,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收流民,而且隻收十五歲到二十五歲的少年人。然後,就用這些人組建新軍,可令人看不懂的是,孫定的練兵之法與眾不同,不過是立定正步而已,並沒有其他的打法。

其實,孫定要做的,無非就是讓這些人有著令行禁止的覺悟,一支軍隊,如果不能做到令行禁止,那結局絕對是可怕的。曆史上有很多軍隊就是因為令出多門,讓底下的士兵不知道該怎麼去做,如何聽從命令,聽從誰的命令,而導致最後戰事大敗,將軍被殺的結局。

孫定的軍隊是弓箭兵,不過,他的弓箭兵與其他人的不同,由於逃生係統的存在,陳琦很早就在係統空間累積了大約八百副諸葛連弩,以及近萬的弩矢。一般來說,弩矢比箭矢要短很多,射程也比箭矢要近得多,但架不住數量多啊。所以,八百人的駑隊,其實擁有其他負重兵千餘人,他們不是打仗的人,他們的作用就是為這些弩手負責傳遞弩矢的。

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孫定現在已經隱約有了近三千人的弩兵隊伍,而在縣裡,孫定則是完全交給了衛鞅,自己管理軍隊,而政務完全不理會。

在曆史上,東漢末年,孫氏初定江東,境內山越眾多,分布極廣。他們往往與各地的“宗部”一種以宗族鄉裡為基礎而組織起來的地方武裝集團)聯合起來,與之對抗,成為孫吳政權的心腹之患。

孫策初離開袁術回到江東時,就曾被丹陽郡今安徽皖南等地)當地山賊大帥祖郎所襲,幾至危殆。漢建安三年198年),袁術遣人以印綬予丹陽今安徽宣城)宗帥祖郎等,使之激動山越,大合兵眾,圖謀共攻孫策,反為孫策討破。

為了鞏固政權和掠奪勞動力與兵源,孫權從建安五年掌權之時起,即分遣諸將鎮撫山越。建安八年,孫權西征黃祖,正待破城之時,山越複起,嚴重威脅孫吳後方,迫使孫權撤兵。孫權東撤後,派呂範平鄱陽今江西鄱陽東北);程普討樂安今江西德興東北);太史慈領海昏今江西永修西北);以黃蓋、韓當、周泰、呂蒙等充任山越活動最頻繁地區的縣令長,悉平各地山越。建安二十二年,陸遜建議孫權,克敵定亂非眾不濟,而山越依阻深地,心腹未平,難以圖遠。於是命陸遜征討會稽、丹陽、新都三郡的山越,將俘獲之人強者為兵,羸者補為民戶,得精卒數萬人。吳嘉禾三年234年),孫權拜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恪移書相鄰四郡,令各保疆界,然後分兵扼諸險要之地,將山越分割包圍。隻修繕藩籬,不與交鋒。待其穀物將熟,縱兵芟刈,以饑餓迫使山越出山求活。諸葛恪將其中精壯四萬人選為兵士,餘者遷至平地充作編戶。

經孫吳數十年的殘酷征討,江南絕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原地區,一部分用以補充兵源,一部分成為編戶,調其租賦,或為私家佃客。

不得不說,孫氏的政策是完全對頭的,這些匪人如果不消滅的話,那是很可怕的。你想,自己的軍隊在前方和敵人打仗,這些匪人在後麵分田地,打土豪,是不是很眼熟?嗬嗬,沒有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而孫定的所作所為也很簡單,發展特殊部隊,可以鑽山,可以下海,可以化整為零假裝成為商人、旅者、秀士秀才士子)、醫生、乞丐,人生百態,沒有不能做的。而這些士兵,也必須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可以在特殊環境下進行特殊作戰的特彆的精銳士兵。

其實,作為從後世逃到三國的陳琦,他知道,現在是公元一九〇年,而一年後,江東的主公,東吳第一代首領孫堅死於婁圭之手。所以,打擊山越,這就成了孫定在孫堅那裡標名掛號的一個契機。事情也的確如同孫定想的那樣,由於孫定的果斷出擊,使得因社會動蕩,或者不納王租,而占山為王,被統稱為山越的潘臨、彭綺、彭式、費棧、祖郎、嚴白虎、金奇、毛甘、黃亂等諸多地方割據勢力,對這個敢於反抗的小小縣令刮目相看,也逐漸開始聯合起來,想要把他徹底消滅在萌芽之中。

而離柴桑不遠,有一座西塞山,那西塞山又稱道士伏磯,磯頭山。明朝宰相張居正曾在此留有名詩《道士洑》一篇,孫定來柴桑前曾去遊過。當時看到西塞山,孫定心中一動,不由信口拈來這一首詩,竟毫無違和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江片石危無根,將飛欲墮忽已蹲。

下瞰幽宮幾千尺,洄流奮激東西奔。

豈有宴鵬浴沸鼎,誰撾天鼓殷雷門。

江煙不散白日匿,長年三老俱銷魂。

指點吳魏爭雄處,萬軍一日蛟龍吞。

至今西塞山頭色,猶是當年戰血痕。

道士何來住鬆頂,青霞為室雲為村。

四顧風濤滿天地,百年興廢如朝昏。

陳琦是信口而頌,但有好事者,竟把這詩抄錄下來,送到孫堅處。孫堅道:“我兒有此大才,區區一個縣令隻怕有些屈才了。”

那傳信之人道:“主公,那孫定不過是十齡稚子,當一個縣令已是天怒人怨,倘若主公加封其上官,隻怕天下之人的悠悠之口,要堵不住了。”

孫堅笑道:“十齡童?嗬嗬,周公瑾也真是敢用!至於這個孫定,就讓他在縣令的位置上呆個三五年吧。若無成就,孤也好說公瑾無觀人隻能了。哈哈哈哈。

對了,那孫定除了作詩,地方治理得如何?本將軍記得那裡屬於豫章郡節製,但周圍山越蠻極多,這一年來,可曾對南昌縣進行打秋風麼?”


最新小说: 亡夫兄長竟是她曾經白月光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醜雌一胎多寶,五個獸夫跪求原諒 村姐 跟亡夫長兄借子後 木葉手記 抗戰:開局無限物資,老李麻了 缺德毒妃,帶傻王殺瘋了 七個前任求複合,四個現任等上桌 劍氣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