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春秋時鄭地也,為陳所侵,故曰陳留,戰國時魏惠王都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一統中國後,廢分封,置郡縣,設立了陳留縣,屬三川郡治所在今開封陳留鎮。漢高祖劉邦在西進滅秦的途中曾攻占陳留。武帝元狩中分河南郡置陳留郡,逮至興平中,董卓暴亂天下,魏武乃自此興兵倡義。若以今天的行政區劃而論,相當於今河南東至民權、寧陵,西至開封縣、尉氏(),北至延津、長垣,南至杞縣、睢縣之間的地區。其後,郡治屢有變更,但均未出今開封市境。隋初廢。
陳留,自西漢開始,先後作過700餘年的郡國之城,而作為縣治更達兩千餘年之久。
陳留,春秋時為留邑,先屬鄭國,後被陳國所得,故有其名。戰國時陳留屬魏地,秦滅魏後設置陳留縣。漢承秦製,仍置陳留縣。陳留地理位置的重要,在秦末業已顯現。漢高祖劉邦起兵伐秦時,他的謀士酈食其就說,"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八達之郊也。"在楚漢相爭之際,陳留更被視為戰略要地,雙方在此曾反複爭奪。
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移濟川郡治於陳留縣,故改名為陳留郡,歸屬兗州。陳留郡轄陳留、小黃、成安、寧陵、雍丘、酸棗、東昏、襄邑、外黃、封丘、尉氏、長垣、平丘、濟陽、浚儀等17縣,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民權縣、寧陵縣以西,開封市、尉氏縣以東,延津縣、長垣縣以南,杞縣、睢縣以北之地,涵蓋了梁國原有的大部分轄境。
西漢中後期的陳留,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儘屬膏腴之地,又有夏代老丘、戰國大梁等曆史故都相襯托,城市發展迅速。清宣統《陳留縣誌》載,"陳留既大郡,而首邑為名都,實封爵衣冠、人才禮樂之所聚,蓋極盛矣。"相傳陳留郡內有漢元狩元年所建皇帝行宮。說明自西漢中期起,陳留已經發展成為中原地區的名城大邑。
東漢前期,陳留郡設置如舊,轄縣略有遞減。東漢後期,複於陳留郡設陳留國。不過東漢及其之後的封國,無論是皇姓王還是異姓王,僅僅是食邑而已,不再有什麼行政權力。由於郡守掌握著軍政大權,所以漢末曹操起兵陳留,討伐董卓,得到了郡守張邈的大力支持。先由董卓挾持、後有曹操挾持的漢獻帝,即位前就曾經做過陳留國王。三國時曹操之子曹植,也曾被曹丕貶黜而做陳留王。西晉設置陳留國依舊。景明六年(265年),廢陳留縣入小黃縣(小黃縣於西漢初設置)。是年十二月,魏帝曹奐禪位於晉武帝司馬炎,司馬炎封曹奐為陳留王,割小黃浚儀、封丘酸棗、濟陽長垣、雍丘、尉氏、襄邑、外黃等10縣,邑3萬戶屬之。曹奐傳四世而絕。由於此間的陳留縣已並入小黃縣,故陳留國治遷移至西北相距不遠的小黃城。曾經是郡治、縣治所在地的陳留故城,相繼存在了387年之後或於此時廢棄。東晉太興二年(319年),撤銷陳留國,從此陳留國稱謂也成為曆史。
這些都是留存在孫定的記憶中的故事,那個時候,為了了解這個時段的故事,曾經在936搜搜百科學習過很多漢末這個時代的曆史知識。誰知道,這些東西,如今都用到了。
孫定在陳留南門徘徊不前,城頭上的士兵是看在眼裡,早有人去尋找這一日的巡防使。而這一日的巡防使正是折衝校尉典韋。典韋脾氣暴躁,聽到有人在城下窺探,哪裡來得及細想,帶著數十從人,向著南門外奔去。
而那報信的,見到典韋不等自己話說完,就火急火燎地衝了出去,暗道不好,就急吼吼地向著太守府奔去。
此事已是夜間,曹操剛剛睡下,就見到許褚、夏侯惇火急火燎地奔了進來。曹操問道:“你二人何故如此驚慌?莫非有賊攻打陳留不成?”
夏侯惇道:“攻打是沒有人攻打,可是,典韋這廝聽聞有人在窺探城池,就帶著數人奔出南門,尋那人麻煩去了。”
曹操大驚,道:“知道典韋性子烈,可沒想到性子這麼烈!許褚,你立即去尋李曼成、樂文謙、於文則三人,帶著五百軍卒去支援典韋,不要讓典韋這個憨子把事情搞得不可收場!”許褚,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夏侯惇道:“孟德,我怎辦?”
曹操道:“放心,有李典在,又有樂進、於禁在側,想來典韋不會遭受太大損失。”
典韋帶著人火急火燎地衝出南門,見到孫定看著自己有些懵的樣子,好不得意。
孫定看見典韋衝出南門,向著自己殺來,的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自己可沒有在這裡搞事情啊,這個殺神怎麼出來了?於是孫定先是把畫杆戟抓在手裡,又不知在哪裡摸出一把炒豆來,送到透骨龍的嘴邊。炒豆的香味刺激了黃驃馬的味蕾,順利地張嘴就把炒豆吃進了嘴裡。
典韋見孫定還在發懵,左手大鐵戟向著孫定就砸了下來。孫定大驚,隻得撥馬躲避。黃驃馬是寶馬良駒,輕鬆躲了過去,可另一匹馬就沒躲過去,直接被典韋砸得血花四濺,隻剩下一堆碎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孫定大叫道:“兀那莽漢,我隻是在此休息,你是何人,如何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打?是什麼道理?”
典韋怒道:“休息?休息你老老!分明是你窺探我陳留布防,想要攻打城池,你這細作,我會不知道?休要走了,看你典大爺雙鐵戟的厲害!”
孫定也怒了,但看到典韋是步將,自己在馬上打他不靈活,於是舍了透骨龍,放好了畫杆戟,也不知從哪裡取出一對镔鐵虯龍棍,和典韋戰在一處。兩人都是虎將,典韋是吃飽喝足的,而孫定卻是一連數日,饑一頓飽一頓的,體力上就不是典韋的對手,二人打了百十合,孫定漸漸體力不支,處在了下風。
就在這時,李典幾人趕到。李典大叫道:“惡來住手!奉刺史令,此事交予我來處置!”
典韋聽到李典叫聲,立即停住了手裡的大戟,孫定也收回了虯龍棍,二人各自向後跳了一步,退出戰團。
典韋道:“李曼成,你最好有事,不然,某定把你一身骨頭與血肉分離了去。”
李典冷笑道:“你這廝不分青紅皂白,胡亂與人撕打,一會自己去兗州牧府上,向主公請罪去!”
說完,又看向孫定道:“你是什麼人,到我陳留何事?”
孫定滿臉堆笑,說道:“我乃討逆將軍孫伯符麾下軍師校尉,領裨將軍事,故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三子,孫定孫孟甫是也。今次,奉揚州牧、討逆將軍孫策命,前來聯合大人,共同商討斬除國賊袁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