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縣那個時候屬於魯汝南郡,原本的太守孔伷,字公緒,兗州陳留人。在董卓執政期間,受到周毖推薦,出任豫州刺史。
這個人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能力,最初的時候為名士符融所舉薦,在陳留太守馮岱手下做一個上計吏。
那什麼是上計吏呢?據後世千度百科上記載,上計是指戰國時一種吏員的名稱。秦、漢時稱地方官年終向國家彙報情況為上計。出自《中國官製大辭典》。戰國各諸侯國的臣僚,歲末將賦稅收入情況書於木券,送交國君。漢的縣令或縣長)將本縣戶口、墾田、錢穀出入數字,編成計簿報告書),呈交郡國。郡守或國相彙編本郡國)情況,上計於丞相。州刺史設後,每年奏報所察情況,亦稱上計。西漢時,縣令長)、丞、尉須親身赴郡上計,郡國)由郡丞長史)進京上計,刺史亦須親身上計。東漢時縣令長)可派縣丞、郡國)可派較高級掾史、刺史可派屬吏代行。郡國彙報本應歸司徒考核,其實均歸尚書。入京上計者稱“上計吏”,簡稱“計吏”。
而孔伷最初就是做這個的。後來受到周毖的推崇,向董卓舉薦,成為了豫州刺史。
後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這個孔伷也是其中之一。說實話,孫定是真看不起他。這個家夥屁本事沒有,結果還去主動招惹董卓那樣的大人物,據說後來是被李傕攻滅。
李傕是誰?那可是董卓麾下第一號大將。不然,董卓滅亡後,為什麼是李傕做了大頭領?
要知道,董卓手下有能耐的人真的很多。張繡、徐榮都是可以統領一軍的。可為什麼最終的大頭領是李傕呢?
那是因為張繡、徐榮都不是董卓治下的核心人物。董卓治下的核心人物,其實是李傕、郭汜、胡軫、李儒、牛輔、董旻。賈詡、徐榮、張繡、張濟如今都並入到了並州,在楊琮麾下。而馬騰、韓遂從來都看不起這幾個,想讓他們兩個聽命,那無異於癡人說夢。
想當初王允設計了美人計和離間計,挑唆了呂布和董卓,最終讓呂布刺殺了董卓。也讓等著這個權傾一時的關西漢子,化為了關中的一抔黃土。
但王允千不該萬不該,在自己手下沒有兵權的時候,急於求成,不肯放過李傕、郭汜幾個人,更是把大儒蔡邕給殺了,最終導致了被亂兵所殺。
如今的汝南太守,則是前許縣太守滿寵滿伯寧。
這個家夥是一個酷吏,與當時曹操治下另一個酷吏毛玠齊名。任許縣縣令的時候,曾經打死過人。而且這個人六親不認,孫定可不想落在他的手裡。
可是沒有辦法,自己出任譙縣令尹,滿伯寧是肯定繞不開的。
孫定帶著三千突騎兵,剛剛過了汝南郡,就有斥候來報:有一枝軍馬,打著黃巾旗號,大約有七八千人,向著汝南進攻。
對於好戰分子來說,孫定現在是最開心的。不就是衝鋒陷陣嗎?這有啥呀?不過是七八千步兵而已,還是食不果腹,衣衫襤褸的雜牌軍,消滅他們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不過是讓自己功勞簿上添一筆記錄而已。
誰料到荀攸卻說道:“公子,您現在的身份是一縣令尹,主要責任是治理地方,而不是外出領兵打仗。”
孫定道:“打仗你不行,治國我不行,什麼人做什麼事。地方的治理交給你荀公達,軍隊的訓練交給他荀文若,我隻帶領本部三千人馬,巡視本縣周邊。若發現有山寇流賊,本將軍也可以及時將其消滅,將一切有可能對本縣造成的破壞消滅在萌芽狀態。”
可能孫定就是一個烏鴉嘴,那嘴如同開了光一般,說啥就是啥,這不,黃巾餘孽龔都、劉辟打算打下汝南,然後向劉備獻禮。
可還沒等到劉備,先等到了張飛這個莽漢。張飛怎麼來到這裡?原來,曹操在徐州擊敗劉備,以至於劉、關、張三人失散。若非是徐晃本書張遼是楊琮的部下,不在曹操手裡)勸諫,定然是要與曹軍大戰一場。徐晃卻道:“明公身為大將,不能護衛主母,留存主公血脈,今後身背罵名,豈不是遺臭萬年?今曹公大義,知賢善任,而大將擇主而事。然兄長高義,縱使劉公顛沛,依舊不離不棄,弟深為感佩。
隻是,如今甘、糜二夫人陷落我軍伍卒之中,倘被那些丘八玷汙,今後明公如何麵對尊兄?而明公如何苟活於世間耶?
弟竊以為,明公當為劉公計,先入曹營,拱位二位夫人周全,而後差遣體己人打探劉公下落。若那時,探知劉公去向,而明公依舊心向往之,可向曹公辭行。那時,天下雖大,卻又有了行走方向不是?”
關羽手撚長髯,沉默不語。徐晃也是點到即止,並沒有繼續說話。關羽沉吟良久,方才歎息道:“公明所言甚是,倒是關某魯莽了。不過,若是曹公肯依關某三件事,某便隨曹公,不然,萬事皆休。”
徐晃道:“明公試言之,曹公或可答應也未可知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關羽道:“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隻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裡萬裡,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然不肯投降。”
徐晃聞言道:“茲事體大,公明不敢擅專,當回軍中報與曹公,若有音訊,再來相敘。”
關羽點頭答應,畢竟形勢比人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能活著,誰想死呢?
汝南譙縣,城牆低矮,但卻有著三千突騎在這裡巡梭。遠處,龔都、劉辟帶著七八千黃巾賊,正向著譙縣趕來。其實吧,孫定並不想殺死他兩個,畢竟,這倆雖然武藝稀鬆,但至少還是有些底線的。所以,孫定就想收下他兩個來,作為自己的部下。
其實,黃巾中有很多能力不錯的人,龔都、劉辟、周倉、廖化,等等,都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孫定不知道這個時候周倉有沒有跟著關二,如果可能的話,自己鐵定要收了周倉的,這可是一個很不錯的貼身護衛啊。不過,就怕這個猴崽子死腦筋,打死不肯跟著自己走。
想了想,孫定問身邊的曹純道:“四舅,這裡附近可有臥牛山麼?”
曹純道:“你想做什麼?兄長讓你好好鎮守這裡,你可彆沒事找事。”
孫定笑道:“久聞臥牛山有一個好漢名叫周倉的,甥男隻不過想把他收為己用而已。久聞此人身長麵黑,善使長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外甥不可能一直在這裡蝸居,到時候留他在這裡與舅舅從守護縣治,想來地方上的賊寇應該鬨不起來。”
孫定一行人終於和來軍對圓,雙方俱布下了陣勢。對麵一人道:“我乃天公將軍駕下大將,黃巾左將軍劉辟是也,對麵那少年,你若是識趣,趁早留下兵馬,逃命去吧!”
孫定早就為將打仗了,大約十一二歲的時候就在百越和越人交兵,更是擔任了一年多的交州刺史,自己本身又是武將出身,就龔都、劉辟這樣的三四流武將,壓根就沒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