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聽陳珅如此說,不由在心中盤算,反正來都來了,不如先在陳琦軍中入仕,若真心待我等,留在此地,其實也是不錯,畢竟荊州也是富庶之地。
於是七人皆道:“久聞元甫公招賢,我等來投奔之時,得遇甘將軍。甘將軍擔心我等走路時遇到山寇、馬賊,於是親自護送我等來到此地,不想正好遇到公子。公子但有差遣,我等定然願效犬馬之勞。”
陳珅笑道:“既然公等有此願望,陳元叔自然不會辜負眾位賢者的。不過如今益州諸縣都有主事,倒是荊州暫缺人手,煩請各位賢士在各縣任職,如何?你等且放寬心,待荊州平定時,就是你等升遷之日,如何?”
幾人相顧一看,看到在對方的眼中露出的無奈,於是皆道:“但憑公子做主。”
陳珅道:“上庸的地理環境其實並不好,在狹長的漢江流域的群山之畔,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人煙稀少,地理環境惡劣,不適宜生產、生活。但是仔細觀察就知道該地重大的軍事戰略意義。上庸是漢中郡東出襄陽的重要據點。
滿寵,我知道你博學,我如今要東取荊州,討伐襄陽,想聽聽你的看法。”
滿寵道:“公子,你方才也說了,上庸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卻又不適宜居住生活。作為軍事要塞,他很不錯,但是他卻讓這裡的人很難發展起來。
荊州戰略意義重大,但對大人來說,有了荊州遠遠不夠,漢中才是扭轉局勢的關鍵。首先來說,漢中對蜀中的重要性非常大,該地不但是重要的產糧區,還是北麵抵抗諸侯的橋頭堡,此地易守難攻,如果要發動對諸侯的攻擊,漢中之地必須占有才有機會。如今大人占領了漢中後,屬下以為大人看到了漢中以東的兩個據點:一個是上庸,一個是房陵。
房陵離諸侯邊境太近,而上庸之地才是整個局勢的重鎮要害。上庸在漢中和襄陽之間,兩地的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依靠那條漢江,而兩者之間的咽喉之地就是上庸,上庸正好處於漢中與襄陽的中間地段,如果蜀中要攻取襄陽,隻需要在上庸出發,順江而下,朝發夕至。而要從襄陽攻擊上庸卻困難重重,首先是逆水向西,運輸不便,其次是兩邊山勢不便進攻。蜀中大軍要是鎮守在上庸,讓劉表的襄陽城頭上隨時懸著一柄利劍。
如今中原之地,曹軍獨大,曹操眼光獨到,胸懷大氣,行事乾練,一統中原早晚的事,隻消中原事定,曹軍必然南下,那時候,若是公子據住荊州,主公據住河北,而元伯大人又據住雍、涼二州,曹軍若要南下,除了兩條路,彆無他法。”
陳珅道:“伯寧的意思是,他要麼和我軍開戰,要麼從從廬江取柴桑、從下邳取秣陵或者吳郡,優先攻略江東?”
滿寵道:“正是如此。不過,屬下以為,曹軍直接向我軍進攻的可能會大於從江東迂回的策略,畢竟孫伯符也不是好相與的。”
陳珅道:“嗯,確實如此,也罷,國淵、梁習、滿寵,你三人隨軍,在我身邊出謀劃策,毛玠、吳質、孫乾、劉馥,你四人暫時在上庸,協助王累治理上庸,待下了襄陽,再調你等去荊州任職。”
細作把消息傳入薊城,陳琦奇道:“滿伯寧?他如何會在三哥麾下?”
細作道:“前者甘興霸擄劫中原,綁了許多中原名士入蜀,這其中就有滿伯寧。”
陳琦恍然,笑道:“甘寧此次做得真是不錯,當賞。”
上庸離襄陽不遠,劉表見蔡和棄了上庸逃回,便要殺他,蔡瑁道:“姐夫,看我姐姐麵上,饒了這廝吧。”
劉表道:“也罷,就讓他做個混吃等死的渾人吧。”
良久,劉表又道:“蜀中軍攻我荊州,我軍中無有大將,當以何人出迎以敵之?”
公子劉琦道:“父親,兒臣保舉一人,或可抵住蜀軍。”
劉表奇道:“你不惹事就不錯了,你能保舉何人?”
劉琦道:“這人蔡將軍也知道。”
蔡瑁猛然省悟,道:“莫非是南陽宛人,文聘文仲業麼?”
劉琦道:“正是此人。據聞,此人麾下有四健將,黃忠、魏延、李嚴、淩操。若再請劉磐與蔡都督共同發兵,從兩路夾擊陳珅,未必不能擊敗陳珅軍。”
劉表大喜,道:“好,蔡瑁,你立即和文聘組成兩支軍隊,分兩夾擊陳珅軍,孤要他陳珅從上庸一出來,就被我軍擊敗,要讓他知道我荊州軍也不是好欺負的。”
就在荊州和蜀中作戰之際,孫策在江東也在默默發展,孫策麾下有三大謀士,乃臨淮東城人魯肅,字子敬;廬江舒城人周瑜,字公瑾;徐州琅琊人楊琮,字子嶦。其實,這個楊琮與陳琦互為熟識,二人皆是後世之人,不知何故,竟來到東漢末年。
陳琦起兵驅除黃巾之時,而如今的陳琦,早已有了妻室,子女,年歲也已過了弱冠之歲。而楊琮方才十七而已,竟與周公瑾也相差不大。
周瑜謂孫策道:“昔日主公身死,卻是如今的大漢相陳琦阻住呂公歸途,這才使得黃祖死於伯符之手,並報了其設計害死先主公的大仇,如今其麾下東略襄陽,正是伯符重奪長沙的好機會,公瑾以為,正好以子敬署理江東一應政務,子嶦署理我離開後的一應軍中之事,如此,江東也不憂為中原所記惦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琮道:“不錯,主公,如今曹孟德掃平了司隸、兗州、豫州、唯獨徐州還在陶謙手中。不過陶謙年邁,尚不知還能活多久,說不得明日便死也未可知。以臣之見,當先據住淮南,把壽春、廬江控於手中,那樣便可與曹賊一較高低了。”
魯肅卻道:“公瑾、子嶦,你們想過沒有,我們若不據淮南,或許曹賊還不會南下,可一旦據住淮南,曹孟德必然以為我們再挑釁他的威嚴,倘若領兵南下,如之奈何?”
孫策道:“有陳元甫雄踞雍、涼、河北、兩川之地,曹賊豈會放任不理?我軍即便占據淮南,對於曹操來說,不過癬疥之疾,未必會立即對我軍動武。而陳元甫若是坐視不理,必成後方之癰疥大患也。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為了自己的後方安寧,曹孟德必然會第一時間對陳琦動手也。我軍則可乘此機會,大力發展,等陳元甫被滅,我等早已成勢,如焚原之火,撲之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