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接下來,繼續第二道題目。
題目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看到這個題目,李悠然先是一愣,然後又是一喜。
這是自己之前在蕭雨的落花詩社,寫的一首叫做《詠柳》的詩。
當然,是來自地球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的詩。
當時,王齡也在現場。
沒想到現在成為了這一次比賽的一道題目。
這倒是有意思了。
就是不知道其他選手們,是不是都知道這一首詩?
知道的話,知道這一題是要畫“柳”。
不知道的話,估計會有些摸不著頭腦。
這啥意思啊?
畢竟,單看這兩句詩的話,很難知道其描寫的是柳樹。
事實的結果,是選手們都知道這一首詩。
這一首詩現在流傳得已經比較廣了。
職業畫家們往往都是詩詞愛好者,有些甚至還有著不錯的寫詩作詞的能力。
所以,選手們都知道這首詩。
那麼,自然也就知道了這一題要畫什麼?
暗自點頭,開始構思要如何布局?
對於現場的觀眾們來說,則就是有些知道這首詩,有些不知道了。
不知道的人,這個時候竊竊私語。
“這應該是兩句詩吧?但這說的是什麼啊?這要如何作畫?”
“把二月春風比作是剪刀,然後裁出了細葉。這種說法相當妙啊!好詩!好詩!”
“好詩肯定是好詩。隻是,不知道描述的是什麼啊?一種葉子很細的樹木嗎?是什麼樹木?”
“……”
然後,有知道這首詩的人為他們解惑。
“你們不知道這首詩嗎?這是《詠柳》,一首非常好的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之前不知道這首詩的人一聽,“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啊!這完全把柳樹寫活了啊!就像是一個精心妝扮的姑娘一般。”
“這是寫柳樹最好的詩了吧?我之前竟然不知道。這是誰的詩啊?”
“是一位叫做李悠然的年輕詩人,在不久前寫的一首詩。”
“不久前才寫的嗎?怪不得我不知道呢。”
“沒想到是一位年輕詩人寫的。這就厲害了。”
“我隻知道有一個歌手叫做悠然。沒想到還有一位這麼厲害的詩人也叫做悠然。李悠然,我記住這個名字了。他其它還寫了什麼詩沒有?”
“有啊!‘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這首詩現在也很出名。”
“臥槽!我知道這首詩啊!隻是沒太注意作者是誰?原來叫做李悠然。”
“我就說嘛。你們應該聽過這首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