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們緊張的計算著答案。
很快,有人給出了答案。
110元。
王師傅一共虧了110元。
很好算,進鞋的成本是30元,找給顧客30元,最後又賠了鄰居50元。
30+30+50=110。
沒毛病。
不隻是一個客人,好多客人都幾乎同時給出了110的答案。
不過,也有客人給出不同的答案。
90元。
王師傅一共虧了90元。
鞋子進價30,賣20,這裡虧了10元。
再加上找顧客30元,以及賠鄰居50元,三者加起來90元。
應該是90元,沒毛病。
答案是90元的客人哈哈大笑,“你們手速是快,但110元的答案是錯的。應該是90元才對。哈哈哈!枇杷是我們的了。”
依然是老規矩,每個人隻有一次答題機會。
所以,如果答案不是110元的話,所有回答110元的人,都沒有機會得到這一次福利了。
所有回答110元的客人都是一驚。
自己算錯了?好像沒錯啊!就是110元嘛。
“答案明明就沒是110元,是你們錯了好不好?”
“不不不,是你們錯了。應該是90元才對。”
兩種不同答案的人,都說自己的答案是對的。在群裡爭論起來。
李悠然見了,嘴角露出笑意。
他就知道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道題目看似非常簡單,但卻容易陷入邏輯誤區。
陷入邏輯誤區之後,還不容易察覺,還都認為自己的答案肯定是對的。
就像現在110元和90元兩種答案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一樣。
甚至還有其它答案。
比如140元。
賣鞋虧了10元,找顧客30元,賠鄰居50元,最後自己手裡還砸了一張50元假幣,加起來一共是140元。
乍一看,好像也有點道理。
群裡很熱鬨,客人們爭執不下。
大部分客人的答案都是90元,又或者110元,極少數是140元。
“哈哈哈!你們都錯了。正確答案應該是60元。我應該是第一個說60元的吧?哈哈哈!我終於第一次得到老板的福利了。”
又有新的答案出現了。
然後很快,接連又有幾個客人給出60元的答案。
李悠然眼前一亮,正確答案終於出現了。
沒有錯,正確答案應該是60元。
很簡單,隻要不陷入邏輯誤區就行。
可以從王師傅、客人、鄰居三個人的支出與收入分析。
鄰居不賠不賺,相當於和王師傅沒有金錢往來。
那麼,客人賺的錢,就是王師傅虧的錢。
客人賺了一雙鞋子,30元。還賺了王師傅找給他的30元,一共是60元。
那麼,王師傅虧的錢,當然就應該是60元了。
說60元的客人們,又在群裡和說其它答案的客人爭執不下。
李悠然看時機差不多了,便在群裡宣布,正確的答案應該是60元。
這下子,說其它答案的人,才終於相信是自己錯了。
他們當然相信李悠然。
但是,怎麼會是60元呢?想想,再仔細想想呢。
“其實很簡單,大家不要陷入邏輯誤區就好……”李悠然將解題思路說了一下。
其它答案的人又琢磨了一番之後,終於恍然大悟。
自己真的是陷入了邏輯誤區,以為王師傅賠給鄰居的錢,也是虧的錢。
其實不是。王師傅雖然賠了鄰居50,但之前鄰居也給了王師傅50啊!
有意思,有意思,這題有意思。
看似非常簡單,卻容易出錯。
其它答案的客人們固然懊惱這一次與福利失之交臂,但又為這題感到十分有意思。
一個個的興致依然很高。
最終,李悠然在兩個群裡,分彆確定了贏得這一次福利的五個人。
每個人五斤枇杷,回去之後給他們。
贏得福利的客人當然是哈哈大笑,興奮不已。
其中就包括筆書編輯元燁。
元燁十分得意,在編輯群裡向其他的編輯們顯擺,“你們怎麼就都算錯了呢?這題真的不難啊!”
阮行、寧婉、柳暢、淩晨等編輯們齊翻白眼。
嘚瑟,太嘚瑟了!
不過,元燁贏得了這一次的福利,他們也十分興奮。
五斤枇杷啊!元燁肯定不可能吃獨食不是。
肯定是大家都有份的。
所以,編輯們雖然翻白眼,但又都為元燁點讚。
這一題他們都陷入了邏輯誤區,是真的要多虧元燁找到了正確答案。
編輯們議論紛紛。然後又說到了逍遙子這一次的新歌《西海情歌》。
一個個又再一次感慨萬千。
感覺逍遙子真的快要成為,最頂級的音樂人了。
他們非常期待逍遙子成為最頂級音樂人的那一天。
……
第二天。
西海鎮。
今天繼續去西海遊玩。
嫣雨起床之後,都還隱隱十分興奮。
“悠然先生,早呀!”笑得很甜。
李悠然微笑道:“你也早。”
兩個人吃過早飯之後,又開車到了西海。
在遊玩的過程中,總是能夠聽到周圍有遊客議論,悠然為那個故事創作歌曲一事。
遊客們總是對此嘖嘖感慨。
有人說那首歌是真的非常好聽。
也有人遺憾表示,自己昨晚也住在西海鎮,但卻沒有去西海酒吧。
真的太遺憾了。
不然,自己也能夠成為昨天晚上在現場的那些幸運人之一。
李悠然、嫣雨兩個人聽得莞爾。
今天的西海湖格外漂亮,所有遊客的興致都非常高。
李悠然、嫣雨兩個人也不例外。
走到一處地方,路邊有人擺攤賣些水果、飲料水之類。
嫣雨一喜,說道:“悠然先生,我請你吃一樣水果。這種水果你在其它城市是吃不到的。”
李悠然眼前一亮,“好啊!是什麼水果?也是你們樓蘭城特有的水果嗎?”
嫣雨道:“你跟著我來就知道了。”
說著,嫣雨帶李悠然到了一個水果攤位前。
攤位上擺著西瓜、哈密瓜等水果。
而嫣雨指著一種桔紅色的,很小的果子說道:“就是這種果子,悠然先生之前吃過嗎?”
這種果子圓球形,桔紅色,很小,直徑不到一厘米。
李悠然眼前一亮,他還真沒吃過這種果子。
不過,他認識這種果子。
之前李悠然是不認識的,但自從有了係統之後,他特意去研究了一番各種水果。
所以,即便是一些沒吃過的水果,他也認識了。
比如眼前這種。
這是沙棘果。
和西梅一樣,是樓蘭城特有的水果。
其它城市幾乎沒有。
李悠然笑道:“這是沙棘果。不過,我還真沒吃過。隻在資料上看過。”
嫣雨歡喜道:“那我請你吃。口感酸甜,味美多汁,很好吃的。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