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彬等人都向李悠然表示,“這位小兄弟,可有興趣作詩一首?如果能夠在這裡見證小兄弟作一首詩?我想,我們都會非常榮幸。”
話還是說得非常漂亮的,完全沒毛病。
作詩一首嗎?
如果剛才吃飯的時候沒有掉落那一首詩,那李悠然肯定就推辭了。
但既然係統掉落了那一首詩,這就是一個將那一首詩寫出來的好機會了。
係統掉落的所有文娛類作品,李悠然都不會藏著掖著。
他本來就會找機會將作品推出。
所以,李悠然不打算拒絕。
沉吟片刻之後,說道:“這裡的景色很美。看著這麼美的景色,我心裡的確有了一兩句詩句。隻是,這裡並無紙筆,這要如何寫?”
王彬等人聽後,心裡均想,“你倒是一點也不客氣。”
不過,也能夠理解。年輕人嘛,想要表現自己很正常。
況且,又是在自己的老師,以及我們這麼多姑蘇城詩詞協會的人麵前。
隻是說,但願你的水平不差,寫出來的詩能夠看得過去。
不然,怕是會讓宋易先生有些臉上無光。
王彬等人心裡轉過這許多的念頭。
至於紙筆,這個倒是簡單。
王彬說道:“前麵不遠有一商鋪,我們和老板很熟。我們有放些筆墨紙硯在那裡。直接去取過來就行。”
這樣當然可以。李悠然向王彬表示,“那就有勞了。”
王彬表示,“小兄弟不必客氣。應該是我們感到榮幸才對。”
之後,另外一個小夥子自告奮勇前去取筆墨紙硯。
旁邊有一涼亭。涼亭中間有一張石桌,拿來作書案顯然非常不錯。
於是,一行人都來到涼亭裡,等著那個小夥子把筆墨紙硯取來。
宋易、古意兩個人心裡都非常期待。
不知道李悠然能夠寫出什麼樣的詩句?但一定會足夠讓人驚豔。
不一會兒之後,去取筆墨紙硯的小夥子回來了。
小夥子將筆墨紙硯放到石桌上,對李悠然說道:“小兄弟,請!”
李悠然向小夥子表示感謝,然後不再猶豫,提筆蘸墨,準備開寫。
王彬等人都等著李悠然落筆。
他們雖然不上心,對李悠然的詩不期待。
但還是有些好奇,李悠然會寫出怎樣的詩句?
隻是,李悠然並沒有立即開寫,而是說道:“我記得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其出生地是在越國的句無苧蘿村。是這樣嗎?”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的莫名其妙。
王彬等人一頭霧水。
你不是都提筆準備要寫詩了嗎?怎麼突然又提到西施了?
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施,誰都知道。
西施是越國人,知道這一點的人也不少。
但是,說到西施的出生地,那就沒多少人知道了吧?
誰知道是不是在句無苧蘿村呢?
王彬等人都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這個問題。
不是……關鍵這和寫詩有什麼關係?
莫名其妙嘛。
王彬等人又都在心裡嘀咕。
宋易、古意兩個人也沒搞明白,李悠然突然這樣問,有什麼用意?
不過,西施的出生地,他們倒是知道。
宋易說道:“的確是在句無苧蘿村。對了,現在姑蘇城的地界,在春秋末期的時候,就屬於越國。而句無苧蘿村所在的位置,以現在的地界來看的話,應該是在姑蘇城城西。離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不算遠。”
“真的嗎?”王彬等人全都眼前一亮。
原來,西施的出生地就在他們姑蘇城。
而且還距離此處不遠。
這真是長知識了。
可是,這和小兄弟寫詩一事,依然沒關係啊!
王彬等人在欣喜之餘,又依然還是一頭霧水。
他們還是不懂李悠然是什麼意思?
李悠然則點頭說道:“果然是如此。”
然後落筆開寫。
王彬等人見李悠然開寫了,便不再去想李悠然的用意。
先看看這小兄弟能夠寫出什麼樣的詩句再說。
所有人都看著李悠然落筆。
宋易、古意兩個人也同樣看著。
心裡非常期待!
李悠然速度很快,一首詩一氣嗬成。
正是不久前才剛剛掉落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成停筆之後,現場十分安靜。
宋易、古意兩個人欣喜不已。
他們就知道,李悠然隻要出手,就一定會是讓人驚豔的詩句。
現在果然如此。
甚至比期待中更加驚豔。
同時,也總算是明白李悠然剛才提到西施出生地的用意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欲把西湖比西子。”比得妙啊!
這一對比絕對是彆出心裁,讓人稱絕。
古往今來,各種詩詞的總數量隻怕不下十萬首。
但把一個湖泊,或者說一個景點,比作是一個美女的。
李悠然絕對是第一人。
關鍵是,這樣比喻並不讓人覺得奇怪,反而還覺得非常生動形象。
這有些不可思議,但的確是事實。
李悠然的詩才,的確是相當高。
等到這首詩傳開,這裡隻怕會變得更加熱鬨。
甚至有可能,一些非姑蘇城的人,也會慕名而來。
現在,對於其他城市的人說,這個湖泊是默默無聞的,沒有任何名氣。
但是,這種情況或許很快就會有些改變。
想想,一定會有人在看到這首詩之後,會好奇能夠被李悠然比作是西施的湖泊,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到底是有多漂亮?
那麼,他們就很有可能會來這裡一看究竟。
也許來的人不會太多,但肯會有。
甚至會不少。
要知道,李悠然的詩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了。
想到這些,宋易、古意兩個人心裡就十分感慨。
兩個人在心裡感慨,王彬等人卻直接傻了,呆滯了。
好一會兒都沒有反應過來。
他們先前熱情的邀請李悠然作詩,還說如果能夠親眼見證李悠然在這裡作詩一首,他們會感到非常榮幸。完全都是看在宋易的麵子上。
在他們心裡,其實是沒什麼興趣看李悠然作詩的。
所以,他們對李悠然的詩一點也不期待。
認為李悠然寫詩的水平,也許還沒有他們高。
再加上李悠然落筆前,那莫名其妙的問題,王彬等人更是沒什麼興趣了。
所以現在,他們傻了。
李悠然所寫,和他們心裡所認為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