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了,北京城的風少了點刀子似的淩厲,多了點黏糊勁兒,吹在臉上,還帶著點沒化淨的寒氣兒。院裡那棵老石榴樹憋出了點嫩芽,灰突突的枝杈上冒出了星星點點的綠,看著竟有了些活氣。
日子像是又回到了之前的軌道,練功、學藝、啃窩頭。但經過年前那場差點“炸鍋”的驚嚇,還有年夜裡黃爺那句“都活著”,院子裡的人心氣兒好像擰得更緊了些,也更深沉了些。
我也開始學起了新的東西。
斌子不知從哪弄來一截老榆木疙瘩,讓我天天用短柄斧劈,不要求劈多快,隻要求落點準,力道勻。“底下碰上礙事的爛棺材板子或者塌方的碎磚石,沒時間讓你掄圓了膀子乾,就得靠這手腕子勁兒和準頭!”
我劈得虎口發麻,滿院子都是咚咚的悶響。練得差不多了,泥鰍又開始帶我“認路”和“聽風”。
“認路”不是認地上的路,是認地下的暗道。
他弄來幾張泛黃的、墨跡都暈開了的老地圖,上麵用紅藍鉛筆歪歪扭扭畫著些隻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符號。
“瞅見沒,這藍線是老下水道,這紅叉可能是過去的大戶人家的地窖子,這彎彎繞的是防空洞......”泥鰍的小眼睛在地圖和現實街巷之間來回瞟,像隻成了精的老鼠。“咱這四九城,地上換了一茬又一茬,地底下卻藏著好幾輩子的老底兒。摸清了這些,萬一碰上雷子攆,也好有個閃轉騰挪的地兒,跟他們玩玩地道戰,彆就知道傻跑讓人堵死胡同裡!”
我跟著他在北京的胡同巷子裡亂鑽,記那些早就廢棄的井蓋、隱蔽的通風口、不起眼的暗門。這比認土辨器還難,但我學得格外用心,這可是保命的學問。
“聽風”不是聽真正的風,是聽地下的動靜。
他又弄來個破聽診器,把頭子去了,就留那根膠皮管子和耳塞,讓我把管子一頭貼著院牆根、石板地,甚至那棵老石榴樹,屏住呼吸聽。
“地下有空腔,有塌陷,或者有暗河,傳上來的動靜都不一樣。”泥鰍眯著眼,說得玄乎。“老手耳朵貼地,能聽出幾十米下是磚是土是石頭,是實心還是空心。這本事練好了,能救命!”
我天天趴地上聽,起初除了自個兒的心跳屁也聽不見,後來慢慢似乎真能分辨出點不一樣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老範依舊沉浸在他的故紙堆裡,但偶爾會把我叫去,讓我看他清理一些新淘換來的碎瓷片或者銅鏽疙瘩。他拿著小毛刷、竹簽子,蘸著特製的藥水,一點一點,極其耐心地剔除上麵的汙垢和鏽跡,像個給老古董接生的大夫。“慢工出細活。”他推推酒瓶底眼鏡,“這底下出來的東西,埋了千百年,嬌氣得很,手重一點,就可能傷了皮殼(包漿),那就一文不值了。”我看著那些原本不起眼的碎片在他手裡漸漸露出原本的釉色或紋飾,心裡也挺稀奇。
三娘似乎也更忙了。她出門的次數多了些,有時回來會帶些時令的蔬菜,比如早春頂花帶刺的黃瓜,或者一小捆嫩韭菜。
飯桌上的花樣漸漸多了起來,雖然肉還是稀罕物,但偶爾能見到炒雞蛋,或者用豬油渣熬的白菜湯,油花浮在上麵,噴香。
豆豆好像也長高了一點,沒那麼怕生了。有時我劈木頭劈得滿頭大汗,她會偷偷端一碗涼白開過來,放在旁邊的石墩子上,也不說話,放下就跑。
黃爺還是那樣,像口深井,看不出深淺。但他盤核桃的時間似乎長了點,有時會站在院子裡,看著那棵發芽的石榴樹,一站就是好久,不知道在想什麼。
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
一天下午,泥鰍風風火火地從外麵回來,徑直找到黃爺,兩人在正屋裡嘀咕了老半天。出來時,黃爺把我們都叫了過去。
“有個小鍋,不遠。”黃爺言簡意賅,“南城改造,挖地基,掀了個頂,是個明清的平民坑,估計讓水泡過,沒啥大油水。但工程隊看得緊,白天沒法動。主家找到泥鰍,想趁夜摸進去,有啥撈點啥,蒼蠅腿也是肉。”他目光掃過我們:“工程隊晚上有人值班,但不多。手腳麻利點,問題不大。誰去?”
這種小打小鬨,顯然黃爺自己是不去的,老柴和老範也沒動靜。
斌子咧嘴一笑:“我去!正好手癢癢了。帶霍娃子去見見世麵,這次讓他下苦力。”
我心裡一緊,又要下坑?但這次好像沒那麼怕了,反而有點躍躍欲試。
黃爺看向我:“敢不敢?”
我挺直腰板:“敢!”
“行。斌子帶著,泥鰍望風聯絡。就你們仨。機靈點,彆貪,摸到啥是啥,天亮前必須撤。”黃爺吩咐道,“三娘,給他們準備家夥什。”
夜裡,還是那輛破吉普,拉著我們仨和工具,悄無聲息地融入了北京的夜色。這次沒走遠,就在南城一片正在拆遷的胡同區。周圍大多是拆了一半的破房子,斷壁殘垣,在黑夜裡像一個個張牙舞爪的怪物。
泥鰍把車藏在一條死胡同裡,我們拎著工具,貓著腰,借著瓦礫堆的掩護,摸到了工地邊緣。
一個大深坑就在眼前,應該是準備打地基的,坑底一側,果然露出一截塌陷的磚拱,黑乎乎的,像野獸的喉嚨。坑邊上有個臨時搭的窩棚,亮著燈,裡麵似乎有人影晃動,估計是值班的。
泥鰍打了個手勢,示意他留在上麵盯著窩棚。
我和斌子順著坑壁,小心翼翼地下到坑底。坑底滿是泥濘和建築垃圾。走到那磚拱前,一股濃烈的潮濕黴味撲麵而來,還夾雜著地下水的腥氣。
“就這兒了。”斌子壓低聲音,拿出旋風鏟和短鎬。“媽的,塌得挺厲害,省得咱們打洞了。我清理入口,你把風。”他開始快速而無聲地清理塌陷處的碎磚和浮土。
我則緊張地盯著坑上那個窩棚,耳朵豎得老高,聽著裡麵的動靜,好像有收音機的聲音。沒多久,斌子就清理出一個能容人鑽進去的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