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國華的問話,秦風嗬嗬一笑,搖頭道:“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種新式子彈使用的是覆銅鋼技術,就是在鋼帶表層覆蓋一層薄薄的銅皮,同樣可以達到黃銅子彈的效果。
就拿現在我們即將生產的7.62毫米槍彈來說,其重量大約是16.4克,所需銅大約10克左右的銅,而在使用覆銅鋼基材的情況下,隻需要1.2克左右的黃銅。
一顆全銅子彈的基材,可以生產8顆子彈,而且這種覆銅鋼材料的成本僅有黃銅的十四分之一。
不僅緩解我們當前黃銅材料不足的問題,還可以節省子彈生產成本。
這也是蘇熊當前采用的新技術。”
聽到秦風的講述之後,劉廠長整個人都被震驚住了。
原來子彈還能這麼做?
而且秦局長可是說了,這是蘇熊的最新子彈技術。
如果他們也可以做到的話,那麼將可以為國家節省海量的銅原料。
雖然說鋼材龍國也缺,但相較於銅來說,鋼獲取的途徑就容易很多了。
隻要能夠攻克這項技術,那麼對於51廠最大的製約就不存在了,他們可以放開手腳全力生產新式子彈。
想到這裡劉廠長的呼吸聲都有些粗重了起來,他抬頭看向秦風。
“秦局,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可這樣的新式技術,是他們51廠能夠掌握的嗎?
秦風自信道:“隻要我來了,就一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解決。”
有了秦風的保證,劉廠長也咬牙道:“好,我們51廠一定全力配合秦局。”
51廠是有著生產任務了,要研製新式子彈肯定需要占據生產線。
本來51廠的產量就不是很如意了,又少了一條生產線,產能將會進一步降低。
所以劉國華能夠做出這個決定,也是承擔了很大壓力的。
有了51廠的全力配合,新式子彈的生產很快就開始了。
生產的第一步就是覆銅鋼基材,一共需要用到三種設備。
分彆是燃煤加熱爐,將預加工的鋼坯加熱到900【表情】左右。
這個燃煤加熱爐51廠就有現成的。
在完成了鋼坯的加工後,馬上就被送入了來自鞍鋼的二輥可逆式軋機中。
鋼坯將在這台機器當中和銅層進行高溫高壓複合,最終形成所需的覆銅鋼基材。
這也是生產子彈所需的主要材料。
在軋機大於一千噸的壓力下,首批覆銅鋼基材順利完成了加工。
然後就是送到冷卻水槽當中進行控溫定型。
到了這一步還沒完,因為覆銅鋼的主材是鋼材,極容易生鏽,所以這裡就需要用到硫酸池、堿液中和槽以及磷化處理池這三種化工材料。
在硫酸池當中,濃度15%左右的硫酸可以將去除覆銅鋼的氧化層。
然後送到堿液中和槽當中,這樣可以去除殘留酸腐蝕。
最後就是磷化處理,用於增強覆銅鋼基材後續衝壓的潤滑性。
到了這一步,基材就完成了出力,接下來按照正常流程生產子彈即可。
這個過程劉廠長都看在眼中,看著眼前處理好的覆銅鋼基材,頓時就有些懵了。
“這就搞好了?”
秦風頷首道:“材料不就在你麵前擺著嗎?”
“.......”
劉廠長還以為加工這種材料會很難,但沒想到居然這麼簡單。
這的確是劉廠長的錯覺。
龍國在曆史上於52年從蘇熊引進這種覆銅鋼子彈生產技術,但是直到57年才開始大規模生產,期間經曆了5年的時間來吃透這項技術。
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項技術並不簡單,隻是秦風的存在讓龍國跳過了吃透技術的步驟,直接進入到生產程序當中。
所以才會讓劉廠長覺得很簡單。
基材已經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子彈加工的過程。
而在加工的過程當中,秦風也發現了問題所在。
這個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51廠的管理問題。
想要進一步提高子彈的合格率,工廠管理體係必須要改革和完善,他也已經有了思路。
他並沒有馬上指出,而是繼續進行觀察。
子彈在經過了衝壓、熱處理、機械加工、組裝後,最終成型。
秦風從箱子當中拿起一枚新式子彈看了起來,同時拿出一顆進口的M43型子彈進行對比
這種子彈和蘇熊的M43型槍彈在樣式上並沒有任何區彆,唯一區彆就是子彈顏色不一樣。
現在的M43型槍彈采用的是電鍍黃銅工藝生產,覆銅鋼材料生產的M43型槍彈要在52年後才大規模生產。
所以M43型槍彈顏色更深一些,51廠產的子彈顏色略淺,還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這就是覆銅鋼子彈——”
劉廠長拿起了一枚子彈仔細端詳了起來,連連讚歎道:“太不可思議了,沒想到居然另辟蹊徑,解決了黃銅材料不足的問題。
這種新式子彈算下來的話,成本至少是黃銅子彈的五分之一。”
隨即看向了秦風,眼神當中多了一分敬重和佩服。
因為這一切都是這位新來的秦局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