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在離開青黴素研究所之前,留下了一份圖紙。
這份圖紙上是用於工業製取多種類維生素粉的工藝。
青黴素研究所負責研發,沈陽第一製藥廠負責量產。
秦風給他們的時間是兩個月。
因為兩個月的時間,蘇熊那邊的設備肯定可以安裝就位,直接投入使用。
秦風離開沈藥一廠後來到了位於沈陽的一個新廠區當中。
在這片廠區當中落地的項目則是他心心念念已久的電子管廠。
而這個電子管廠的廠長叫做張直中。
前世,秦風和他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一來是因為兩人同屬於工程院院士、二來是因為誌趣相投。
可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在50年的時候是在山城的電信修造廠當組長來著,沒想到現在居然跑到東北來當沈陽無線電廠的廠長來了。
對於他來當廠長,秦風也不得不佩服領導的眼光,這人選的不是一般的準。
張直中是17年生人,在40年的時候獲得浙江大學電機工程係學士學位,45年前往英倫萊斯德大學和皇家機電工程兵學院擔任訪問學者。
他在53年的時候就主持試製了龍國第一部中程對空雷達、57年的時候指導研製了第一部微波動目標顯示雷達、64年成功研製龍國首部單脈衝雷達。
他可以說是龍國在雷達科學技術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這樣的大佬當這個無線電廠的廠長,簡直就是大材小用。
不過想要研究雷達,就離不開這個電子管廠。
因為沒有這些零部件的話,龍國連雷達都造不出來。
這就不得不提起現在龍國的雷達領域有多麼糟糕了。
現在龍國主要裝備的雷達來源於兩個國家,分彆是倭國和美帝。
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日製四式雷達。
雷達性能糟糕不說,可靠性還非常低,無故障運行時間甚至不到70個小時。
而且龍國還並不具備製造雷達的能力。
想要雷達隻能去撿破爛進行組裝。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龍國在這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
不過好在這個電子管廠成功落地龍國,這也將會是龍國在這個領域的起點。
“張廠長,歡迎你來到東北。”
見到前世的好友,秦風還是感覺到非常親切的,語氣當中也帶著熱情。
張直中連忙伸手握住了秦風的右手。
“秦副局長,我早就聽說過你的大名了。”
現在他和張直中並不相熟,所以秦風也沒有繼續客套,而是開門見山的問道:“這段時間都是你在盯著無線電廠,給我說說現在廠裡麵的情況。”
“行,秦局跟我走一趟吧。”
秦風自無不可,兩人便開始在廠區當中穿梭了起來。
“這個電子管廠的設備主要分為四個大類,分彆是玻璃零部件加工設備、金屬零部件製造設備、封裝與排氣設備以及測試與老練設備。
如玻璃車床、玻璃切割機、火拋光設備、24軸自動喇叭機、衝壓機、繞柵機、電鍍設備等。
全廠合計設備一百餘部。
不過大部分設備都有比較嚴重的使用痕跡。
而我們進口的都是全新設備,我也找上級反映過,不過蘇熊那邊給出的回答則是目前沒有全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