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說到方七佛因為痼疾的原因,鏟除賀石烈時又用了全力,最終傷重不治而亡。
臨死前,方七佛指定了明教的新任教主,對方家唯一的獨苗方天賜也進行了妥善的安排。方七佛也算是死得其所,沒有留下遺憾。
擺靈三天,明教對方七佛的後事安排的很是周到,由王宗石親自負責,明教眾人披麻戴孝將方七佛安葬在“乾坤穀”後麵的山峰之上。
裝著方七佛遺體的棺槨在泥土的掩埋下,漸漸消失不見,代之而來的是一個墳頭,眾人在墳前長跪不起。人人眼中垂淚,尤其是方天賜更是嚎啕大哭。
死者已矣,生者如斯。此時此刻,王宗石便感覺到了身上的巨大壓力,當振興明教的重任落到他的肩頭上時,他才知道這個教主不是那麼好當的。
這一天,正是靖康二年的正月初二日,剛過了二十四節氣的雨水節,但是天氣並沒有轉暖,反而是寒氣逼人,天氣異乎尋常的冷。
史進站在山頭,看著陰暗的天空,凜冽的寒風吹在身上,他感覺到了刺骨的寒冷。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晚了一些,畢竟立春已過去半個來月了,卻沒有一絲春暖花開的跡象。
就在這時,明教收到了來自東京汴梁城的消息,國內發生了大變故,趙宋的太上皇帝趙佶和皇帝趙桓已然被金國圍困了很長時間,幾處崩潰的邊緣。
當大家聽到這一消息時,無不有些錯愕,趙宋朝就這樣快完蛋了?大家心裡都有些不相信,那帶回消息的人將情況一講,大家都氣笑了。
原來,去年的冬月間,金軍統帥完顏斡離不和其堂兄完顏黏沒喝,率大軍已然將東京城給圍困了,新的官家趙桓在城內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朝中卻有兩派人在各執己見,誰也不服誰。一派是以宰相李邦彥、張邦昌等人為首的主和派,主張向金國求和,割地賠款,以換取國家的保全。另一派卻是以李綱、宗澤等人為首的主戰派,主張召集各地部隊打擊金軍,以此保全國家。
而新上任的官家趙桓和他那父親趙佶一樣,是個慫包蛋,他已然被這來勢洶洶的金兵嚇尿了,從他的內心是希望能夠主和的。
然而金軍兩路統帥完顏斡離不和完顏黏沒喝早已看透了這個皇帝的軟弱,所以將他拿捏的死死的,也根本沒有想要和的想法,他們目的就是要讓趙宋滅亡。
這時,史進問道:“東京城被如此圍困,那各地的勤王部隊呢?聽說金兵不過數萬人,為何沒有解圍呢?”
帶回消息的那人乃是明教安插在中原的一個探子,名張世存。
張世存搖了搖頭道:“唉,彆說了。雖然有很多勤王的部隊,可惜根本到不了東京,半路上就被金兵堵截了!聽說陝西五路經略使範致虛率領的勤王部隊,被金兵阻擋在潼關,根本過不來!”
王宗石道:“沒想到宋軍這才沒幾年,戰鬥力下降的如此厲害,如有當年梁山好漢的戰力,豈能是這個樣子!”
張世存又道:“加之朝中主和派的勢力甚大,趙官家又是個沒有主見的人,一會兒想和,一會兒想打,對保衛東京城根本沒有固定的計劃。第一次金人圍困東京城退去之後,趙官家竟然解散了一些勤王的部隊!”
史進道:“唉,如此蠢才皇帝,沒有主見和信心,朝廷不亡才是沒有天理了!”
張世存說:“你們還不知道吧,在此次東京保衛戰中,趙官家竟然又鬨了一個笑話,這個笑話可能會名垂青史!”
眾人道:“快說來聽聽!”
原來,在東京汴梁城被金人圍困甚急的時候,此時朝廷卻沒有將領可以用,那些文官隻會打嘴皮子仗,第一次開封保衛戰的兩大功臣,種師道和李綱,一個被解除兵權後病逝。一個罷相後被驅趕出朝。
就在趙官家束手無策的時候,這時有人推薦了一個道士叫郭京,聲稱自己曾學過法術,會奇門遁甲,可以“撒豆成兵”,能夠解東京之圍。
結果,趙官家竟然就相信了這個騙子的鬼話,便封郭京為官,賜以金帛數萬,然後命其全權負責守城事宜。
郭京聲稱要選拔七千七百七十七名男子,施法後後可刀槍不入,趙官家也同意了他的請求,準許他自行選拔。
朝裡大臣們此時已然是亂了方寸,對官家的這一番騷操作竟然沒有反對,任由皇帝胡來。
本來,東京汴梁城經過趙宋十幾位皇帝的勵精圖治,城池高大堅固,防禦設施都十分完善,金兵想一下攻破也是不容易的。
其實,此時金軍統帥完顏斡離不正在為此事頭疼,雖然準備大量的攻城器械,但是要想一舉拿下汴梁城,也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們一直是圍而不攻,想已強大的威懾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這一天,探子來報說:“元帥,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情況!”完顏斡離不道:“什麼情況,速速報來!”
探子道:“宋軍外城頭上坐了一個人,披頭散發,手持木劍,口中念念有詞,不知道搞什麼古怪。而且宋人竟然將城門打開了!城頭上的守軍竟然一個都沒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完顏斡離不一聽,心道:“看來我的計劃成了!郭京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然而他表麵上大笑道:“竟然有這等好事?”遂讓五千人前往一探虛實。
探子說得沒錯,城門確實大開,城頭上也確實有一人在那裡故弄玄虛。
完顏斡離不一看狂笑道:“真乃天助我也!計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