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此前便是宋廷禁軍的老兵,在武藝中浸淫了幾十年,能耐早已超出了其他眾多禁軍老兵。
然而郭京此人心高氣傲,卻得罪了禁軍統領,便受到打壓排擠,提升的機會都被彆人占了去。
郭京心裡很不滿,便暗中投靠了金人,做了奸細。在金人的授意下,胡吹自己會法術,最終將汴梁城葬送與大金。
史進使用的仍然是當下最普通的太祖長拳,郭京一看心中暗喜:“原來史進這廝在拳法上一般,隻會這普通的拳法!”
想到這裡,心下便是一鬆。迎上史進,使出了自己壓箱底本事“金剛拳”,此拳出自少林,是少林拳法的一種,該拳打起來剛猛有力,拳風淩厲,每拳力量重逾千鈞,碰上不死即傷,十分的厲害。
郭京少年之時,身體孱弱。一僧人被仇家追殺,身受重傷,奄奄一息。郭京的父親做農活回家,見到僧人,心中不忍,便將其救回家中。
僧人活命之後,為表感謝,便把自己的所學的拳法傳授給郭京,希望他能夠強身健體。
從此,郭京便勤練不輟,在此拳中浸淫三十餘年,對每步拳招都精熟於心,形成了自己的獨有套路。
但是他也有一個缺陷,就是不懂內功,拳招雖熟,但沒有內功做支撐,拳的殺傷力便會減弱。
江湖上有一個說法,便是“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練習內功,必須有好的機緣才行。江湖上的高人對內功的傳授相當謹慎,除非是最值得自己信任的人,而且是口傳心授。所以會內功心法的人並不多。
兩人交手三十餘合,郭京便感覺到了史進的厲害,雖然史進打得都是普通的拳招,但是拳風起,隱然有雷鳴之聲,而且拳風罡氣似帶劍氣。更為關鍵的是拳招變幻的速度非常快,比原有的拳招快了不下八成。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莫過於一個“快”字。拳還是那個拳,招數還是那個招數,但是效果就不是原來的效果了!
史進一套普通的拳法打起來,因為貫注了內力,便化腐朽為神奇了。
郭京在交手的過程中,心中便有些心驚,心道:“史進這廝還真不是等閒之人!”遂奮起神勇將自己的絕招向史進連連招呼過去。
畢竟郭京在這套拳法之中浸淫的時間很長,打起來得心應手,而且隨機應變很快,一時竟然還沒落下風。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二人交手至八十餘合後,郭京終於氣力不濟了,須知“金剛拳”本來就是重手拳,大開大合,極是耗費氣力,加之郭京沒有內力作為後勁,打到後麵便顯疲憊。
然而史進卻有“先天功”護身,史進凝氣於身,靜氣於神,發氣於拳,每拳發出,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力道無窮。
初始,郭京不知深淺,與史進手臂碰了幾招,便感覺對方力如千鈞,撞得自己手臂生疼,一不注意,拳風掃到自己胸部,竟然導致自己氣血翻湧。
郭京這才不敢大意,曉得對方拳招普通,但是蘊含的力量卻是很強。
兩人又過了數十招,郭京開始額頭上見汗,拳腳也開始有些遲滯了,心裡不由得暗暗叫苦。
卻見史進愈打愈快,隻見拳影紛飛,卻看不見人影。在場上眾人哪裡見過如此精彩的爭鬥。
平素裡,都是拳來腳往,不到幾個回合,就分了勝負,或者都是蠻打,並沒有什麼章法。然而今日一見,才知道什麼是拳術。
燕青在下麵看著,心裡道:“我這史大哥的拳法精進很快啊,莫不是有什麼際遇?在梁山時,他可沒有這麼厲害啊!”心裡不禁為史進感到高興。
其他的兵士們已然都看呆了,平日裡,他們練得挺好,可一上戰場都是胡亂砍殺,哪裡還用得著武功招數,都認為那是“花架子”,沒什麼用。這看了史進的拳術,他們心裡對拳術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高度!
大家正在各懷心思時,忽然聽得“啊呀”一聲,隻見一人捂著左胸踉踉蹌蹌往後退,不幾步,便“撲通”一聲坐在地上,嘴一張,吐出一口血來。
正是郭京,隻見他喘息了一下,嘶吼著說:“九紋龍,你很好!”原來他已然中了史進的“太祖長拳”中的第五式“進步衝捶”,郭京感覺到前胸如中重錘,眼冒金星,嗓子眼發甜,那口血終究沒能憋得住,吐了出來。
史進一個健步上去,來一招“猛虎伏案”,準備將郭京此賊立斃當場。那郭京一看,也躲無可躲,隻好閉目等死。
“阿彌陀佛!”就在這時,忽然有一聲佛號響起,眾人隻覺得眼前一花,一個身穿黃衣的和尚來到了現場,竟然接下了史進的這一招。
史進一驚,一招不成,急忙後退數步,定睛一看,場中來了一個黃衣和尚,大約七十餘歲,白須飄灑,手上持了一個鐵禪杖。
那和尚對史進道:“阿彌陀佛,得饒人處且饒人,施主何必步步緊逼呢?”
史進正待要問對方名姓,郭京卻大聲喊道:“師傅,幾十年未見,你一直在何方修行?今日是甚麼風把你吹來了?”說罷,忍著疼痛起身磕了一個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和尚從懷中拿出一個小瓷瓶,拋給郭京道:“先將此藥服下,可治內傷!”。然後又微微一笑道:“徒弟,放心吧,有我在,今日沒人殺得了你。完顏大帥還交待我們有任務需要去完成!”
這和尚是誰?從哪裡來?他要乾什麼?
書中暗表,此和尚便是三十餘年前被郭京的父親救下,傳授武藝的那個和尚。
和尚法號“蘊空”,原是東瀛倭奴國人,原俗家名“山下秋江”,出生在東瀛江戶。幼年時隨父親山下青田到中國行商,學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
然而,山下青田在一次貨物販賣過程中被響馬搶劫,並失了性命,從此山下秋江便流落在中國。
山下秋江年齡稍大之後,得知了父親死因,便決心要報仇,可是手無寸鐵,如何能報仇?他決定通過習武去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