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派中的李綱、宗澤都主張集結重兵對抗金人的進攻,進而收複故都,迎回二帝。
剛即位的趙構,由於根基不穩,並沒有什麼執政經驗,所以他一直在兩派之間“騎牆”,一時也不知道聽誰的。
趙構出生在深宮之中,此時也剛二十歲,對百姓疾苦、國家社稷的重要性哪裡能明白,但是他父親趙佶和哥哥趙桓的貪生怕死、骨子裡的懦弱,在他身上卻毫無二致!
這樣的性格就注定了趙構的真實思想是傾向於主和的,所以當他知道金軍再次南下之時,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逃跑,人送外號“趙跑跑”,當然沒有人敢當著趙構的麵來叫,隻是私下裡暗暗叫一叫而已。
你可以想見,一個國家裡麵,如果最高領導人都是這副德性,那他下麵的文武百官還能怎麼樣呢?是不是會上行下效呢?事實其實就是這樣!
史進以為,雖然趙佶和趙桓兩位皇帝被擄走了,新上任的趙構官家應當是能夠有所作為的,畢竟新皇帝目睹了國破家亡的切齒之辱,應當是在心靈上有所震撼,便會奮發而起。
可惜事與願違,趙構並沒有成為一代中興之君的想法,他愛惜的是自己的性命,所以當金人南下時,他一跑再跑,在海上漂泊了四個多月,成為了有名的跑跑皇帝。
作為一個有抱負的人,史進的心裡是徹底失望了,他對趙氏王朝是徹底失去了信心。本來他想的是:如果新登基的皇帝趙構是一個可造之材,那他就歸降朝廷,幫助朝廷乾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
現在看來,他的這個理想實現不了,史進便想的是:實在不行,就自己建立一個王朝吧!來實現讓百姓們安居樂業,有飯吃、有衣穿的一個大同社會。
既然確定了自己的計劃,史進便決心開始逐步進行實施。首要的是需要人,需要人才。
所以他加緊了對史家子弟武藝的傳授,甚至擴大到了非史家子弟,一時間竟然有五六百人了。
他又派人分彆到大名府去請花榮之子花逢春、秦明之子秦亮等一些故交,又給明教總壇王宗石教主去信,報告了自己這邊的情況。
一切都在準備之中,史進在等待時機,等待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
這一日,史進閒來無事,便帶著三名堂弟史文、史武和史威外出閒逛。
史武本來是流浪在外的,史進回來之後,他在外得到風聲,也返回了史家莊,加入了史進的習武隊伍。
史文乃是史進遠房的兄弟,他是個讀書人,從小除了諸子百家的書遍讀外,還對兵法如《孫子兵法》《三韜五略》等書感興趣,也涉獵了不少,人送了個外號“小諸葛”,意思是他足智多謀。
從此,史文、史武和史威便成為了史進的左膀右臂,有什麼事史進都和他們商量,他們有什麼好的點子也向史進報告。
走著走著,史進忽然想到了昔日落草的少華山,便想去看看。史進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三兄弟。
三位兄弟一聽直搖頭,紛紛道:“去不得,去不得了!”
史進有些納悶便問道:“為何去不得,莫非有大蟲不成?”
“那倒不是!隻是有賊寇占據在此,旁人倒不好進去!”史威道。
“哦?”史進有些疑惑。
史威繼續道:“自從當年你們離開少華山之後,那個地方就廢棄了。但不知道哪一天,那裡卻又聚起了數百人馬,當起了響馬,聽說為首的叫什麼‘飛天豹’張宗鄂,另一位叫什麼‘嘯天狼’劉彥希。”
“這二廝為人如何?平時對待貧苦百姓怎麼樣?”史進問道。
“這倆廝倒還識相,從來沒有騷擾過史家莊,聽說隻打劫富戶,平時還能夠救濟貧窮,還算是不錯的!”
史進聽到這裡,便有些興趣了,更增添了想去看一看的興致,遂每人帶了一根哨棒,慢慢向少華山而來。
少華山乃是秦嶺的支脈,位於華州南約十裡之處。因與西嶽華山峰勢相連,遙遙相對,並稱“二華”,但低於華山,所以稱之為少華山。
少華山主峰由三個並立緊連的山頭組成,人稱東峰、中峰、西峰。其山山勢雄險,峰高崖陡,綿亙曲折,怪石嶙峋,洞壑幽深,山形如箕,東西兩側山梁交彙於主峰。山脊外側絕壁千仞,煙嵐繚繞。
其峰頂灌木叢生,鬆柏摩天,白雲繚繞,怪石矗立。站在山巔上環顧,北有渭水如帶,蜿蜒東去。東看太華山聳立雲端,巍峨挺拔,南見萬山起伏,直達天地,西望風煙萬裡,迷茫無涯。
其內側林木蔥鬱,綠草如茵,穀中小道盤旋,直通少華主峰。據說隋唐時期王伯當曾在此嘯聚山林,後世多有強人出沒。
史進記得,當年他和朱武、陳達、楊春在此聚義之時,山寨據於險地,官府曾多次來征剿,均無果而終。端得是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
史進看到這熟悉的地方,一時不禁心潮起伏,不能自已。那時候自己兄弟四人在此,多麼快活啊!
喜歡水滸後傳:九紋龍史進之龍騰天下請大家收藏:()水滸後傳:九紋龍史進之龍騰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