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進道:“可惜,我當時正在抵禦完顏撒離喝的部隊,分身乏術,不然我倒是可以去救一下二師弟!”
王延道:“其實我們也不知道你在華州,我們是到了華州城,聽百姓傳言才知道你的。說是華州城多虧了你,不然就被金人攻破了!”
吳騰龍對史進道:“二弟,希望你能夠早作計議,完顏婁室奪取陝州城後,下一步必定會向潼關和華州進發,進而占領關中之地!”
果然,完顏婁室占領陝州城之後,從華州城而敗的完顏撒離喝來會合。得知完顏撒離喝在華州遭遇失敗,便問華州守將為誰?
完顏撒離喝便將具體情況說了一遍。完顏婁室撮著牙花子道:“九紋龍史進,梁山好漢?宋人梁山之事,我倒是聽說過,隻不過說梁山一百八名好漢都被宋廷奸臣用計害死了,沒想到還有殘餘之人!”
完顏撒離喝道:“聽說史進此人,原先在梁山好漢排名第二十三位,是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
完顏婁室道:“看來又是一個勁敵!不過宋人並非人人都像梁山好漢一般,大多數都是貪生怕死之人!進入關中應當還是比較容易的!”
完顏婁室休整一月後,繼續率大軍西進,直向潼關和華州撲來。
此時鎮守潼關的人卻是高堪,沒錯,就是原來那個華州知府,高俅的乾兒子,他已然升官了!
前次因為他在史進的協助之下,圓滿地將完顏撒離喝的部隊打退,戰鬥結束之後,他便連夜上書川陝宣撫司,他在書中大吹特吹自己的功勞,隻字不提史進等人的情況。
川陝宣撫司收到高堪的上書之後,因為戰爭期間,並沒有認真核實,隻是知道華州一戰的確是勝了。
為了安撫高堪,川陝宣撫司便任命高堪為沿河安撫使兼華州、潼關知州,此職務是原沿河安撫使兼同州知州鄭驤的職務。
鄭驤在潼關保衛戰中陣亡了,他的職務一直在空缺之中。這次高堪擊退了金人,宣撫司就順水推舟將這個職務授予了高堪,並令他領兵前移到潼關駐守。
然而,高堪聽到這個任命,心裡並沒有高興起來。雖然職務有所提升,品級也比原來高了一級,可是他心裡卻有些不情不願!
為何?高堪的想法是想當一個京官,就是想去朝廷中央任職,也就是當下趙官家趙構所在的地方杭州,此時杭州雖然沒有正式定都,暫時稱為“行在”,但事實上和首都差不多。
然而,高堪想得太多了,他的乾爹高俅早就死了很多年了,朝廷裡那些熟人早就沒有了,何況高俅此前在朝廷裡的名聲不好,新朝廷建立之後,朝廷裡的那些官員誰還會買高堪的賬?
而且,高堪想的是,如今金人大舉進攻關中,自己又處在邊境線上,肯定會和金人正麵相戰,搞不好就把命丟了。所以,他對這個升職沒有絲毫興趣。
可是,他又不敢違背朝廷的命令,隻好違心地率軍隊去潼關駐守,和他一起去的有“飯桶將軍”範通,以及“獨眼提轄”唐青城等人,這兩人作為高堪的心腹,這次自然也是官升一級。
就在高堪在潼關提心吊膽之際,誰知道越怕什麼就來什麼,完顏婁室親率大軍與副帥完顏撒離喝向潼關而來。
陝州、潼關和華州都是軍事戰略重地,是分彆連接各地的軍事要道,隻要這些地方納入掌中,北可入河東、延安府;西可入關隴和巴蜀,東可控豫、鄂之地。
目前,陝州已然攻下,就剩下潼關和華州了,所以完顏婁室是勢在必得。他留一下一將鎮守陝州後,他親率部隊十餘萬人來取潼關和華州。
高堪收到完顏婁室的部隊已然快到潼關的消息之後,立時驚得魂不附體,像一灘爛泥一樣癱在椅子上,半晌沒有回過神來。
同時收到消息的主將範通和唐青城等人來見高堪時,隻見高堪像一個沒頭的蒼蠅一樣,來回亂轉,口裡喃喃自語道:“怎麼辦?怎麼辦?”
範通和唐青城一見高堪這副模樣,兩人不由得麵麵相覷。範通急忙假意咳嗽一聲,高堪這才從魂不守舍中驚醒了過來,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急忙收斂了情緒,故作正經地坐在案桌後,嚴肅道:“諸位來找本使有何要事?”
範通道:“大人,剛有探馬來報,金軍主師完顏婁室率兵十餘萬已然離潼關不足百裡了,不知道大人有何安排?”
高堪聽了,皺了皺眉道:“諸位有何建議?”
眾人一聽,一時沉默不語。事實上他們這些人哪裡有什麼主意呢?
高堪一看眾人皆沉默不語,便大發脾氣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爾等都是帶兵之人,敵人來犯,正是你等出力之時,為何不發一言?”
這一下,便將責任甩給了下屬,好像與他自己沒有絲毫的關係。
有將領聽到這裡,心裡就有些腹誹:“兵熊熊一個,將熊一窩。你是最高領導,決策權和臨機處置權都在你手,連你都沒有主意,還當什麼領導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想歸想,心裡卻沒有說,麵上也不敢表露出來。此將為誰?他不是彆人,正是陝州守將李彥仙的結義兄弟邵雲。
邵雲、邵隆是兩兄弟,原來都是起義軍出身,後來投奔於李彥仙的麾下,並與李彥仙結拜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