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對麵這四人是誰呢?
書中暗表,這四人中的道人正是“全一派”道士孫嶽,那中年人便是“賽管鮑”林暗風,少男少女是孫嶽的徒弟王重陽和林暗風的女兒林朝英。
自前次蛇山寨眾人分彆之後,一晃數年,眾人均沒有見麵。且說孫嶽帶著徒弟王重陽回到陝西,祭奠了父母,又帶著王重陽回到終南山,看望了王重陽的父母。
然後師徒二人便在終南山找了一個所在,靜心習練武功,無論是孫嶽還是王重陽二人的武功均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孫嶽的“先天功”更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已臻化境,完全達到了江湖頂流高手的水平。
而林暗風帶著女兒林朝英回至家鄉後,便潛心在家種田,閒暇時間教授女兒一些功夫。
這林朝英卻是天資聰慧,完全就是一個學武的天生奇才,此前王重陽曾經教過她一些招式,父親也傳授了一些招式,她竟然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掌握了,還有了自己的心得。
林暗風看女兒如此了得,心中不禁暗暗歡喜。便將前次與燕青除童貫時所得的功譜《葵花神功》拿給女兒看。
沒想到,林朝英領悟力極強,看過了冊子之後,內功竟然大增,而且還悟出了不少的武功招式。
這一下讓林暗風又驚又喜,沒想到自己這個寶貝女兒竟有如此天賦!
其實他不知道,童貫本是一個閹人,傾向於陰性,習練此功,武功高強幾無人可敵。而林朝英是一個女子,陰性自然很強,習練此功譜,卻是歪打正著,恰好契合了《葵花神功》的內涵要義,所以進步神速。
一晃數年過去了,林朝英也由一個小姑娘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由於習練《葵花神功》之故,她的氣質和容貌越來越不同於普通人。
一天,她忽然想起了昔日在襄陽遇見的王重陽,心內突然便有些思念。此前,襄陽一見,她雖小,但心中的情愫已然滋生,隻是她自己不知道而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愫自然而然也生長起來,很多次都在夢中遇見了王重陽的身影。醒來之後,往昔與王重陽在一起時的畫麵不時縈繞在眼前,王重陽的影子愈發在她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了。
所以,她便央求父親陪同她一起去尋找王重陽等人。而林暗風呢,前次歸家之後,做了數年農夫,對這些數年未見的老友心中也甚是思念,於是同意了女兒的請求。
而此時,金兵已然完全占領了河南之地,河南已全部淪喪於金國的統治之下,林暗風便不想在金人統治之下苟且偷生。恰好林朝英的母親因病逝世,林暗風便決定離開河南。
就這樣,父女二人自汝州出發西往陝西而來,一路上父女二人喬裝前行,幸得沒有被金人起疑,因為潼關有金人助守,二人便迂回至商州,然後北上華州。
二人行至華山時,早就聽說華山風景秀美的林暗風決定去華山上看一看,也不枉來此一遭。於是二人便上了華山遊覽,沒想到卻在這裡遇上了孫嶽、王重陽師徒二人。
孫嶽、王重陽師徒二人為何在華山之上呢?
彼時孫嶽、王重陽師徒二人回終南山找了一個地方隱居修習。師徒二人靜習先天功法,武功日日見長。
某一日,孫嶽忽然憶起傳自己功夫的黃裳先師,便按照著往日的記憶找到當時所在,然而並無蹤跡,孫嶽在此等了五六天,始終杳無蹤跡,孫嶽這才怏怏而去。
事實上,黃裳已然隱居到秦嶺的太白山中,正在撰寫一部武學奇書,那就是讓後人競相爭奪的《九陰真經》,幾十年之後,這部書最終落於王重陽之手,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孫嶽回到家中,與王重陽繼續修習武功,一晃又是數年過去了。
這些年裡,孫嶽在修習過程中,仔細將自己這些年來遊曆所得,和自己所學所觀所悟進行了係統的總結和歸納,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武學體係。
主要包括一套劍法:全一劍法,後來王重陽改名為全真劍法;一套輕功金雁功),這是孫嶽在觀看山中大雁在空中翩飛後,而悟出的一套輕功法;一套掌法:昊天三花掌,這是孫嶽根據終南山中四季變幻而悟出來的掌法;一套內功心法:即是先天功,孫嶽將先天功總結出了一套口訣,便於記憶和掌握。
書中暗表,後來王重陽接過孫嶽的衣缽之後,又對上述武功進行了完善和補充,並將“全一教”改為“全真教”,成為了全真教的創始人,他還根據北鬥七星,創立了天罡北鬥陣法。最終他成了為一代宗師,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孫嶽創出自己的武學體係之後,便決定到江湖上走走,遊曆一番,順便也印證一下自己的武學招式,遂離開終南山往中原而去。
這一天,二人行至太華山附近,對這“奇險天下第一山”產生了興趣,遂決定上山一趟,看看這天下聞名的西嶽。
華山與泰山、恒山、衡山、嵩山並稱天下五大山,其中華山被稱為西嶽,自西周始,便有曆代帝王來此巡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始皇贏政統一全國之後,又欽定華山為全國祭祀名山。此後,漢武帝劉徹、武則天武曌、唐玄宗李隆基等帝王在此曾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自宋以來,道人陳摶在華山修煉成仙而去,而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歌、碑記等千餘篇,摩岩石刻千餘處。
所以華山的名氣很大,師徒二人行至此處,難免產生了上山一遊的想法。
自古華山一條路,上山之路的確很是艱險,然而師徒二人均有先天功在身,又修習有金雁輕功,對二人來說,上山倒也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