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剛一進門,就看到姥爺付雨露坐在飯桌前,眼睛盯著桌子上的一件東西發呆。
“姥爺!姥爺……”
叫了兩聲,老爺子才聽到,轉過頭,對李道一笑,答應道:“哎!你回來了。”
李道走過去,問道:“您看什麼呢?”
“是件玉雕。你回來得正好,也和我一起看看。”
老爺子把麵前的一件玉雕的奔馬推到了李道的麵前。
“這件東西雕得倒是不錯,就是用什麼玉料雕的我看不明白。”
一邊聽姥爺講,李道一邊仔細查看著眼前這個十幾公分高、碧綠色的奔馬。
眼睛掃過去,確實有些發熱的感覺,但並不是很強烈,並沒有刺痛感。再用手搭上去,幾乎感受不到溫熱。
不過,以李道的眼力看,這件東西還真是翡翠。
“是翡翠,可這翡翠的顏色怎麼這麼暗淡,種水也有些發悶呢?”
看過這件東西後,李道小聲地嘀咕著。
付雨露也點點頭,說道:“這件東西我看著也挺奇怪。”
“姥爺!這件兒東西您是在哪兒得到的?”
“是乃文開的那個奇石館,今天讓我去做個指導,就把這件東西拿給我看。”
趙乃文是付雨露的學生,學成後就開了個奇石館,收奇石、雕玉器,收藏也出售。據說生意還不錯。
點點頭,李道說:“這件東西是天然的翡翠,但肯定不是緬甸產的。嗯……會不會是危料呢?”
“危料?”
付雨露不明白李道說的。
一笑,李道說:“危料就是危地馬拉產的一種翡翠料。雖然也是翡翠,但和緬料比色較暗沉,種水也差很多,所以,透光度比較差。我也是這次在平洲聽說的,但從沒見過。”
又仔細看了看這件東西的雕工,李道忽然眼前一亮,說道:“姥爺!這件兒東西料子是差了點兒,可雕工不錯啊!也像是有點兒年頭了。”
確實,這件玉馬雕的體形圓潤,有膘肥體壯之感,曲線優美,尤其是奔跑時,四蹄翻起雄壯有力,四肢蹬踹前躍時出腿健壯,彎曲比例極佳,軀體有些部分呈棱角觸之有劃手之感,以顯剛性。很有唐代的藝術風格。
點點頭,付雨露說道:“嗯!確實見功力,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創彙期的東西。應該是個老手藝人的作品。”
對於創彙期,李道在大學期間查閱過相關資料。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六年這個時期,國家為出口創彙,生產了很多藝術工藝產品,銷往歐美國家。這些產品基本還是沿襲了晚清民國時期的風格。而當時從事這項工作的,很多匠人都是晚清宮廷內務府的工匠。
所以,那一批東西單從藝術欣賞水平上來說,還是很高的。
停頓了一下,付雨露重新把目光凝視到那件玉馬上,沉靜地說道:“從這件兒東西上,我想起了一個人。”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