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是古玩行兒裡的老人兒,什麼場麵沒見過。剛才的那番話,他隻是在用話硬剛李道。讓李道進入他的圈套,再把這個扳指高價賣給李道。
他的想法是不錯,可殊不知,他也落入了李道的圈套。
看著老何洋洋得意的樣子,李道微微一笑,說道:“何大哥!你是古玩行兒裡的前輩,我在你麵前根本不夠看。不過,也巧了,彆的物件我可能是門外漢,但要說這扳指,我還真知道點兒。”
“好啊!我等著受教。”
老何還是滿臉不屑地看著李道。
謙和地一笑,李道說:“扳指最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的雛形——韘。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十分流行了,是用來射箭時勾住弓弦,防止傷到手指的一種工具。此後的秦、漢、唐、宋、元等朝代都有發展。而到了明清兩朝,玉韘則完全異化為觀賞之物,在王公貴族中十分流行。象征著他們的權力、地位和官職。”
“後來,扳指作為裝飾品,在清代達到了頂峰。以玉為材料的扳指,非皇室不敢輕易佩戴。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而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兒以象牙、瓷質為多。”
“何大哥這隻扳指是沉香木的,嵌銀鎏金內套。雖然不在我說的那些規製中,但從選材、做工,尤其是上麵雕刻的那首乾隆皇帝禦提的《詠射鹿玉韘》詩,都證明這件東西的等級也相當高了,肯定是王公將相佩戴的東西。”
“從扳指表麵厚重、油潤的包漿判斷,這隻扳指應該是清中早期的。木質材料的東西,能流傳到現在,也極為難得。”
隨著李道講述完扳指發展的來龍去脈,又把眼前的這隻扳指曆史淵源說得清清楚楚,老何原本冷傲,且帶著嘲笑的臉,逐漸浮出了驚異,還帶著懊悔的神情。
“哈、哈、哈……”
史老板聽完李道的講解,瞬間開懷大笑,看著老何說道:“老何啊!這小夥子是個人才啊!年紀輕輕能把一個小小的扳指講得這麼通透,我服了。怎麼樣?你的話還算數嗎?”
“算!當然算。”
老何咬著後槽牙說道,“是爺們,說話就得算話。”
把手邊兒的那隻錫盒連同蓋子全都推到了李道麵前,接著說道:“小子!這玩意兒五千歸你了。”
此時的老何,心裡還在幻想,眼前這小子掏不出五千塊。
史老板也側目看著李道,說道:“小夥子!現在看你的了,發財的機會擺在眼前,你能掏出五千塊嗎?”
這個時候,不單是李道,就是老何,也對這個史老板厭惡至極。
“史鵬左!你小子怕事兒不大是不是?裡挑外撅的。”
老何沒好氣兒地懟了他一句。
嘿嘿一笑,史鵬左說道:“我是笑你啊!古玩行兒裡,提起你何君豪都叫‘何大明白’。怎麼樣?今天讓這個小兄弟給你上了一課,你服不?”
“願賭服輸!和我服不服沒關係。”
何君豪依舊嘴硬,不肯服軟。
李道一笑,從身後把自己的胸包拉到了前麵。很快從裡麵數出五千塊錢,遞到了何俊豪的麵前。
“何大哥!你數一下。”
看著何君豪的眼睛,李道一笑,說道:“這隻扳指,何大哥你應該是從廣東福建一帶入手的。以我對扳指行情的掌握,價格應該在三千以內。五千塊出手,你還是有賬算的。”
“哈、哈、哈……”
這下史鵬左笑得更開懷了,“人才!長江後浪推前浪啊!老何!你還有什麼可說的?這小子把你的底細探的明明白白的。”
何君豪也確實被李道的話給說服了。這隻扳指,他的確是在福建兩千五入手的。他也看出這隻扳指的等級不低,原本以為帶回北京能高價出手。可沒成想拿回來以後,誰看都說是老的,東西不錯,可就給不上價兒,兩千塊是最高的了。
他今天來史鵬左的茶館消遣,也是為了讓朋友幫他出出主意,從來他這兒喝茶的客人中,找個買主。可沒成想,半路殺出個李道來,五千塊就收了。雖然理與他的預期八千往上差了點兒,但也算是撈了個對半兒的利,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