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處。
巨大的培養皿中,懸浮著一個全新的素體。
它不再是G1那般肌肉裸露、充滿了原始暴戾感的巨人。
這個代號為“G5”的素體,通體呈現出一種冷硬的、近似骨質的珠光白色,形態更加接近於人形,線條流暢而優雅,仿佛一件尚未被喚醒的、充滿了力量感的雕塑。
它靜靜地閉著雙眼,胸口的核心散發著穩定而柔和的微光,如同一顆沉睡的星辰。
“素體G5,第5次同步率測試開始,注入模擬精神波動,強度閾值35%。”
隨著蘇啟平靜的指令下達,整個控製大廳的科研人員們立刻有條不紊地開始操作。
他們的臉上沒有了素體初次暴走時的恐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雜著敬畏與專注的專業素養。
在經曆了數次地獄般的危機後,他們已經習慣了在“神”的咆哮聲中校準數據。
“信號穩定,素體腦波開始共鳴……”
“同步率……15%……30%……35%……51%......”
精神波動緩緩注入,主屏幕上的數據流平穩得如同一條直線。
“波動穩定,未檢測到排異反應和精神汙染逆流,無暴走征兆。”神經組負責人彙報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蘇啟點了點頭,下達了指令:“終止測試,讓素體進入休眠模式。”
直到此刻,控製大廳內才響起一片不易察覺的、集體鬆氣的聲音。
測試……順利完成了。
蘇啟也同樣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看似簡單的一步,卻是建立在數次慘痛失敗的階梯之上。
科技樹給了他正確的方向和危機預案,卻無法完全抹平實踐中那些源自生命本身的、狂暴而不可測的變量。
在G1素體被封存後,他主導的G2項目很快上馬。
他大幅削減了基裡艾洛德人的基因片段,試圖從根源上杜絕自主意識的產生。結果,G2素體成了一個截然相反的“失敗品”。
它過於穩定,穩定到近乎“遲鈍”,雖然絕對可控,但其能量輸出和精神共鳴的能力也隨之大幅下降,它成了一具徹頭徹尾的空殼。
隨後的G3素體,蘇啟試圖融入複合怪獸立加德隆的基因,以期獲得其強大的能量吸收與釋放能力。
然而,立加德隆本身的基因就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縫合體”,在融入之後,G3素體發生了災難性的能量排斥反應。
它的身體變成了一個不穩定的能量熔爐,甚至開始無差彆地吸收實驗室內的電能,險些引發一場鏈式爆炸。
最終,蘇啟啟動了早就準備好的“電磁中和場”和“超低溫冷凝協議”,才強行將那具瀕臨自爆的素體凍結成了一座毫無生命特征的冰雕。
G4素體,蘇啟嘗試融入異形進化怪獸艾勃隆的基因,導致了無法控製的惡性突變,素體在幾分鐘內就變成了一團不可名狀的肉塊。
每一次失敗,都意味著數以十億計的資金和海量的珍稀材料化為泡影。
但對蘇啟而言,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寶貴的、用金錢無法衡量的“數據采集”。
如今的G5,其基因序列經過了精妙絕倫的重組與平衡。
哥爾讚的基因,構成了它強韌的肌肉纖維和骨骼,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物理防禦與力量基礎,更重要的是,其基因深處還隱藏著通過吸收外界能量進行強化的進化潛能。
美爾巴的基因,賦予了它超音速飛行的潛能和靈活的空中機動性。
哥布紐的納米機器人基因,使其擁有了超強的微觀層麵自我修複能力,尋常的物理損傷可在短時間內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