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可汗大點兵一)
冬去春來,李文疆又長了一歲,按這個時代的算法,李文疆已經十六了,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了。李文疆的個頭也如春天雨後的小草一樣,瘋狂的長高。現在,李文疆覺得自己有後世一米七七左右,不到一米八,他自己估計自己應該能長到一米八五左右。
李家甚至開始有人登門給李文疆說親了,隻是李母和李文疆堅決不同意,反倒是李父很是意動,隻不過他在家裡沒什麼地位,說話也不怎麼好使,隻能一個人在私底下嘀咕。在李母的嚴詞拒絕之後,那些十裡八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才停止登門說親。李母還想著薑兒給她當兒媳呢,即使不是薑兒,那也得是名門閨秀才能配得上自己文武雙全的兒子,那些手腳粗大,膀大腰圓的農家閨女怎麼能配得上自己的兒子。好吧,每個母親的心裡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即使他們可能有殘缺,但在父母心中還是最好的。算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吧。
五月,李文疆被縣令林察舉為孝廉,全村震動。李家老太爺,李文疆的爺爺更是嚎啕大哭,說他李家自太祖之後,幾百年了終於又出現了一位為官者了。李家也因此大擺筵席慶賀,連縣裡的縣令林察和縣丞也親臨李家。為此整個下相都被驚動了,連下相的家長教育子孫都是滿口“汝等要是有李文疆一半才能,就好了”。
李文疆一時間成為了整個下相青年人的偶像,一時之間,下相讀書練武者逐日增多。都希望以後能和李文疆一樣被縣令舉為孝廉,榮華富貴滾滾而來,成為彆人羨慕的對象。
可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李文疆這個被整個下相百姓爭相誇獎的對象正無所事事的待在家裡和往常一樣習武讀書,有空還上山打獵。雖然孝廉的每月的十石俸祿一點不少的送至李家,可是整個下相都在忙與迎接攝政天王石虎的事宜,甚至整個徐州都動員起來了。誰還有功夫給李文疆這個小小的孝廉公安排官位職務,李文疆因此也樂得清閒,請假回家,上官也沒心情搭理他,欣然同意李文疆的請假。
時至七月的一天,整個下相都轟動了,這次可不是什麼人被舉孝廉了,而是攝政天王發布一紙詔令,要在徐州征兵。甚至每個村落都有縣上小吏親自前來發送征兵詔書。
因為李家村有李文疆這個孝廉公的存在,這小吏態度才能好一點,彆的村落都是這些小吏找到村裡的村長家,朝屋裡一扔就完事。
這姓趙的小吏李文疆也在縣裡見過,說上兩句話。李文疆隻知道彆人都叫他趙大。這趙大來到李家村找到李文疆家,見到李文疆拱手行禮道:“屬下見過孝廉公。”
李文疆虛抬手說道:“不知趙大哥來到鄙村有何公乾?”
這趙大慌忙擺手說道:“可不敢孝廉公的如此稱呼,屬下此次前來是向李家村傳達攝政天王的旨意的,還請孝廉公一觀。”
李文疆心裡納悶,怎麼那個攝政天王石虎還會有旨意給李家村,不應該呀,堂堂一國天王,軍政大權掌握與一身,和皇帝相比就差個名號不一樣了,聽說當今皇帝石弘已經向石虎主動禪讓皇位了,石虎在意名聲沒有接受。李文疆回想起詩書記載到這一事件,石虎說:“帝王的大業,天下人自會有公議,為什麼自己選擇這樣做呢!”皇帝石弘流著眼淚回宮,對太後程氏說:“先帝的骨肉真的不會再遺存了!”此時尚書奏議說:“魏王請您依照唐堯、虞舜的禪讓舊例行事。”石虎說:“石弘愚昧昏暗,服喪無禮,應當將他廢黜,談什麼禪讓!”
石虎去年九月向他的老子學習棄魏王改稱攝政天王,可以說石虎距稱帝僅有一步之遙了,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不管李文疆再怎麼奇怪,詔書旨意還是要看的,李文疆打開一張竹紙謄寫的詔書,隻見上麵寫道:“奉天承運,大趙天王製曰:
天下承平既久,然東南邪氣滋生,猶如癬疥之疾生於肋腋,鬼魅魍魎之輩起於吳越暑瘴之地。故天王下旨,意欲率天兵十萬,與江南群醜會獵於大江。兵鋒所指,定蕩魔掃邪,玉瓦具焚,頑冥不化、螳臂當車之輩當具為齏粉。孤曾聽聞江淮勇武之士,不知凡幾,應勇投王師,忠於王師,為吾皇掃蕩滌清天下,肅清六合。故在徐揚之地五丁取二,四丁取其二,三丁取一,不役者格殺勿論。
欽此!”
李文疆看完征兵布告,向趙大問道:“趙大哥,我乃孝廉,我家還需要征兵嗎?”
趙大:“聽聞此次征兵不同以往,不管是是誰都照此辦理,就連縣令老爺都免不了,來時聽說縣令老爺正托人找關係想讓家裡公子免於兵役呢。至於孝廉公你當然也是避免不了了,不過孝廉公你肯定不能向那些泥腿子一樣當個大頭兵,最少也得是個百夫長之類的,如果要是能得哪位將軍青睞的話,指不定還能弄個錄事參軍乾乾也說不定呢。”
李文疆歎息一聲,不禁想到“他家看樣子也是免不了要出兩人了。可是老二李文虎的腿才剛剛好,不行還可以,但奔跑就不行了。看來隻能是讓老三和自己走一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難不成真要毀掉自己的諾言,去江南投靠謝氏。唉,當初的話說的有些太硬氣了,爽是爽了,但一點後路都沒留啊,後悔死了。不過被人嘲笑總比在戰場上丟命好吧。再說以謝家在江南東晉的實力,自己再怎麼也能混個七品小官當當吧。”
心裡打定主意後,李文疆也是鬆了一口氣微笑道:“來來,趙大哥,喝茶,一會晌午彆走了,留下來吃午飯。”
趙大嘿嘿笑道:“那屬下就叨擾孝廉公了,對了,孝廉公你可要和村裡的百姓說清楚,千萬不要想著向南方逃走。”
李文疆一愣說道:“這是為何呀?”
趙大喝一口手中茶碗裡的茶水,抹了一把說道:“讓孝廉公知道,那攝政天王為了防止有人逃脫兵役,已經在徐州邊界四周不滿鐵騎,凡是沒有文書證明其身份目的的,一律就地斬殺,來時我就已經聽說不少人都被殺死了。就連咱們縣裡老薑頭一家因為逃脫兵役,向南方投靠親戚,一家十三口全部被殺,連老薑頭的兩歲的孫兒都沒有被幸免。十三具屍體現在還掛在縣城的城門上呢。現在天一黑,城門處都會發出鬼哭狼嚎的聲音呢,都說是老薑頭一家鬼魂在嚎哭。”
李文疆麵色也發白,“這石虎還真是兩晉南北朝有名的暴君,為了防止百姓逃脫兵役,竟是如此狠毒,如果就自己一人,自己絕對有信心逃到江南,但是李父李母怎麼辦,還有爺爺奶奶大伯三叔一家會不會受牽累。不過轉眼一想,不對啊,石虎在世時,自己好像也沒聽說和東晉有什麼超過十萬人以上大的戰役發生啊,難道是自己的蝴蝶效應?”
正在思考的李文疆被院外的吵鬨聲給打斷,這怎麼回事?
李文疆走出屋子,看到李家不大的院子裡站滿了村裡的鄰居百姓在吵吵鬨鬨的。院子裡的一眾李家村的百姓看見李文疆出來,頓時一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