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大江東去六)
李文疆回道營帳直接把李文凱訓了一頓。
李文凱頂嘴說道:“大哥,是那個阿勒泰先說你的,我這才動手的。”
李文疆也不好和李文凱說狠話,畢竟是替自己出頭的,還是自己的親弟弟,也不能像以前小時候直接動手打上一頓,畢竟現在也是個彆部司馬了。
於是李文疆苦口婆心的說道:“文凱,我知道這件事不是你的錯,可是我們兄弟兩初來乍到,也沒有立下軍功傍身,驟然登上高位,必定招來彆人嫉恨,給我們兩小鞋穿,背後下絆子。所以我們現在隻能學會忍氣吞聲,隱藏實力,直到我們立下戰功,使得彆人不能小瞧我們為止,所以得罪一人不如交上一個朋友,我都沒有嫌棄阿勒泰那個手下敗將前來吃餡餅和魚湯,你為什麼就忍不了呢?老三你要知道,況且阿勒泰是天王眼前的紅人,我們兄弟兩接連把他打敗,難免不遭他嫉恨。”
李文凱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於是說道:“大哥,我知道錯了。”
李文疆說道:“知道錯了就好,你包一些餡餅讓沙平爐給阿勒泰送去,就說是你親自做了幾個餡餅給他的,他自然明白你的用意。”
李文凱立即說道:“好的,大哥,我馬上就去辦。”
李文疆微笑著看著李文凱跑出去的身影,轉頭又開始收拾行裝,馬上大軍就要出發了,時間不等人,得趕緊收拾。
李文疆騎著‘閃電’,身穿明光鎧,手持馬槊望著一眼看不到頭的行軍隊列。這可不是李文疆耍酷裝帥,這是冉閔治軍原則,夜晚行軍,從將軍到士兵,必須是刀槍出鞘,鎧甲在身。即使不太可能有敵軍來偷襲,也要如此。冉閔對李文疆說道:“為將者,一刻也不能放鬆警惕。”
李文疆看著彆的部分都扛著刀槍,不穿鎧甲,敞著懷,光著膀子的在隊伍中閒聊的都有。再看看冉閔部下三千兵馬,鴉雀無聲,隻能聽見馬叫聲和整齊的腳步聲。三千軍士穿著整齊的鎧甲,手中拿著泛著寒光的刀槍盾牌一應齊全。果然是支精銳之師,怪不得冉閔能屢立戰功,以少勝多,最後控製整個石趙大權,以至於改朝換代。看著這整齊無聲的行軍隊列,就可以窺探一二。
李文疆也是暗暗牢記在心,自己以後要是帶兵了,一定要注意軍隊紀律的養成。
就在李文疆暗暗觀察各軍的行軍情況之時,天色逐漸暗了下來,估計到了晚上八點左右,火把逐漸在行軍隊列中燃起,一條條蠕動火龍,一眼望不到邊,真是壯觀呀。
石虎大軍連日晝伏夜行,渡過淮河,路過洪澤湖,走了七日,來到建康對麵的重鎮滁州,此地距離大江不過百裡,大軍在此修整兩日。李文疆還特意向冉閔請了半日的假,和李文凱沙平爐三人登上琅琊山。可惜山上荒無人煙,不見人跡,當然也見不著歐陽修的那座醉翁亭了。李文疆想著自己的幼稚,不覺一笑。可能對於幾百年之後的歐陽修來說,自己才是古人吧,想到這裡,李文疆歎了一口氣,無奈的下山去了。
大軍修整了兩日之後,直接一口氣行軍百裡,終於抵達大江北岸了。石趙的十幾萬大軍分彆駐紮在曆陽,橫江,居巢等地,和對麵的東晉的京城建康,也就是後世的南京遙遙相對。
李文疆遠遠的望著寥廓的的大江,後來也叫長江。後世,李文疆坐車經過長江大橋的時候,第一次在大橋上看見渾濁的長江,浩浩湯湯的很是壯觀,但一直沒有機會,親自到長江上一遊,甚是遺憾。
可今日站在長江邊上的張八嶺的一個小山丘上,遠遠望去這比後世更加寬闊,水質更加清澈的長江。心胸頓時開闊不少,心裡的不快好像也隨著這長江水東流大海去了。
石虎一眾人也是看著這寬闊的長江很是驚奇,他們都是北方人很少見過大江大河,也隻有黃河可能與長江一比了。眾人也是頓時豪氣大發,不過他們都是粗人,想要他們吟詩作賦就不要了,最多說上幾句什麼“他娘的,這大江真大呀”“驢日的,就是,怪不得南朝那幫膽小鬼縮在江南,原來是仗著這寬闊的大江”之類的。
一時間,這些沒見過大江大河來自草原的蠻夷胡族將領大臣紛紛吵吵嚷嚷的,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甚至還有胡族將領直接脫下褲子就對大江就開始尿了起來,說是要騷死那幫子南朝膽小鬼,居然還得到不少將領的紛紛效仿。石虎隻是大笑著看著他們,並沒有阻止。隻有在人群中的一些漢族文臣武將會偷偷露出一副厭惡的樣子。
石虎轉頭看向眾人說道:“李文疆來了沒有?”
站在最後的李文疆聽見有人喊他的名字,連忙回應道:“文疆在此,不知誰叫我啊?”
直到前麵人群閃開一條道路,李文疆才發現石虎微笑的看著自己,趕緊上前行禮道:“卑職李文疆見過天王,不知天王召喚卑職有何吩咐?”
石虎說道:“文疆啊,朕知道你擅長詩詞,不如當著這大江和南方群醜的麵吟上一首詩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夔安郭殷等漢族文臣們也都稱是。夔安說道:“天王說的對,我等也隻有文疆能吟上一首像樣的詩,文疆啊,做上一首詩詞,一是壯我等之士氣,也讓江南那群自比飽讀詩書的家夥們看看,我大趙也是有人才的,不比他們差。”
石虎說道:“太尉說得好,文疆好好作一首詩詞,最好能氣死南方群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