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乞逋聞言遲疑了片刻,隨後道:“那......公子又何以替王氏父子奔走呢?”
好問題!真是個好問題。一下就問到點子上了。
說起來,章惇雖然不如你,卻還不是最差勁的。猴子才是。
那混蛋開出了什麼條件?毛兒都沒有一根兒啊!完事兒還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還白嫖了我一棟樓。然後,我竟然屁顛屁顛地跟著他一路跑到了這兒,還乾得賊起勁兒。
我特麼也很想知道這是咋回事啊!
顯然,你梁乞逋是不能給我答案的,反倒又讓我產生了一個新疑問:你既然知道我跟猴子和他爹是一頭兒的,怎麼還想要拉攏我呢?
你沒讀過《三國》,也沒讀過我王叔的《平戎策》嗎?《平戎策》第一章是打青唐,第二章就是打你們西夏啊!不怕我玩一手無間道嗎?誰給你的勇氣?你的邏輯也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猛然間,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王大衛想通了。
《平戎策》的前兩章是不連續的。
打完青唐,誌願軍將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西夏比青唐要強大。沒分裂,沒割據,也就沒給外人留下可乘之機。誌願軍若是打完青唐接著再打過來,還真就勝負難料。所以,一直沒人提過這事兒,甚至都沒有繼續進攻投靠西夏的禹藏花麻的計劃。
反觀誌願軍那邊卻有一個極大的不確定性,那就是王韶的命運。
有可能是好的:拓地千裡,功蓋當世,加官進爵,入樞密,掌軍機,君臣同心,勵精圖治......
也有可能是壞的:擅啟邊釁,目無君父,塗炭生靈......
雖說有個“誌願”的名頭可以狡辯,但,法官有權不采納你提供的證據,對不對?
當然了,再怎麼壞也不至於弄到“推出午門斬首”的地步。王韶是進士。在大宋朝,這玩意才是真正的金剛護體,比什麼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靠譜多了。
相反,縱觀曆史,那種實物形式的東西就沒管用過。人家既然可以給你,自然就可以回收,然後再......你有一萬個不服也隻能跟閻王爺掰扯去。
不過,這種說法有點兒過於絕對了,在中國曆史上還真有那麼一塊兒是管過用的。
唐朝,有位錢姓大臣就得到過一塊兒。到了明朝,他的某個後人犯了事兒,垂死之際把唐朝的老古董掏出來交給朱元璋,然後,居然還真就讓他過關了。
那可是朱元璋啊!大發明家。發明了剝皮實草的。
所以,如果某位看官將來也穿越了,並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那麼個牌牌,你該怎麼做?是不是應該天天盼著這個王朝趕緊結束?等新朝建立,那玩意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啊!這才符合邏輯,對不對?
好荒誕。
扯遠了,繼續說王韶。
以王韶的智慧,他顯然非常清楚自己的命運。然而,當他接到年叔千裡迢迢送來的王厚的書信後,還是選擇這麼乾了。
屯田、廣銳軍。
王大衛當時也覺得應該乾。因為,好的結果概率非常高,綜合計算數學期望值,結論就是應該乾。
對趙頊,王大衛曾多次出言不遜,但九成九是出於對趙頊職業的不滿,而非人品。史書對趙頊的評價還是相當不錯的,勵精圖治,銳意進取,隻是能力實在不怎麼樣,最後落得個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