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衛:“第一件事,唐同知,咱們的軍糧還能堅持多久?”
唐休起身,躬身施禮。
王大衛一擺手:“坐下說。”
唐休:“回稟都總管,還夠五十八天。”說罷,落座。
王大衛:“哦!不錯嘛!這我就放心了。第二件,木征,真跑了?”
王都總管很和氣,又沒指定某個人回話,於是,七嘴八舌,都說“的確跑了”,語氣頗為肯定。
王大衛:“當真?你們親眼所見?”
這倒沒有。木征跑得早,他們隻是根據數萬人遷移留下的痕跡推斷出來的。
王大衛:“往哪兒跑的?”
答案是西邊兒,從西海的北岸繞過去的。
王大衛若有所思。看來,木征這家夥,還是不死心啊!
其實木征有另一個逃亡方向,即:向南,進入青藏高原腹地。
這個方向更安穩,絕對不會再有打著“誌願”名頭的軍隊繼續追殺他,犯不上。但,他也不用想著殺回來,收複故土了。
這是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決定的,任你是什麼天縱之才也沒轍。
他這三萬人殺進去,倒是能輕鬆征服大片的地盤。但,怎麼統治呢?莫說統治了,就連他這三萬人都必須得分成數個小部落,各自找地方生存。能容納全部三萬人的,根本就不存在。
散開容易,想再整合起來可就難如登天了,很多地方隻有盛夏的幾個月才能與外界溝通。能“統治”這種地方的,隻有佛祖。
木征若選擇這條路,他的後半生也就隻剩念經了。
而往西走,卻有很多變數。
雖然西邊的自然環境也沒比南邊好多少,但那裡處於青藏高原的邊緣,北可進入河西走廊,西可進入西域,發展潛力著實不小。
當然,前提是木征得有個好運氣,中道崩殂的風險,那也是極大的。
果然,凡是祖上闊過的,都沒那麼容易屈服。這位唃廝囉的長孫,還想再賭一把啊!
收回思路,王大衛繼續道:“第三件事,木征雖然跑了,但是,咱們周圍應該還有其他部落吧!萬一有個膽大包天、窮凶極惡的,趁半夜,搞偷襲,咱們的大營可是連個寨牆都沒有啊!”
這次說話的人更多。
總結下來,就是:沒有了,都被木征掃蕩完了。順從的,收編;抵抗的,死光。木征做得這麼絕,是因為他要籌糧。
此外還有另一個不修寨牆的原因:地都凍死了,實在挖不動。
不過,每天都有負責警戒的營頭,輪著來。隻是今天沒有,因為要迎接王都總管。
好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也沒啥好說的了,之前純粹是自己嚇唬自己。那就,進入正題吧!
王大衛清了清嗓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與河州的談判。嗯......會議記錄,你們看過嗎?”
這次沒人答話,齊刷刷點頭。
王大衛:“看過就好,我就不浪費時間了。這裡麵,並沒有提到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爭議全在三十畝免稅田上。你們,舍不得?”
喜歡歡樂宋請大家收藏:()歡樂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