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們,歡迎到咱勝利大隊來!咱這大隊啊,就靠黃河水吃飯。你看那條渠——”
老知青抬手一指,不遠處水渠蜿蜒流過,渠邊稻田一眼望不到頭,綠油油的秧苗在風裡起伏。
“春天插秧,夏天鋤草,秋天割稻打穀子,冬天修渠積肥,一年四季沒個閒下來的時候。”
“地是好地,可也最要人力。這不算算日子。”
老知青趙傑停下腳步,語氣頓了頓:“咱這邊風沙大,靠黃河水灌溉,缺了水就沒收成。渠口塌了,咱們得跟村民一塊兒搶修。遇上秋收,那鐮刀一把把下去,可就得看你們的力氣了。”
“再過兩個月又要秋收了……”
趙傑說這句話的時候表情耐人尋味,像是憐憫又像是在懷念。
三年前他第一次體驗到秋收繁忙,原來是這樣把人逼到極限的勞累。
在城裡時總嫌上下學路遠,如今想想,那算什麼苦?
等到秋收時,才知道什麼叫天沒黑,人不敢停,什麼叫一口飯,要用一身汗去換。
幾人點點頭表示明白了,顯然對秋收兩個字沒有任何觸動。
“還好你們不是冬天來的,秋收前還能攢點工分換糧。”
王琴內心掙紮了一會兒,還是忍不住問道:“那要是工分不夠咋辦?”
趙傑看了她一眼,壓低聲音道:“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村裡往年收成都還不錯,沒鬨過饑荒,可以拿錢偷偷跟村民商量一下換點糧食。”
他說得含糊其辭,但大家都聽明白了,這是變相的拿錢買糧食了。
這事不能拿到明麵上說,但在各個大隊上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不然讓這幫知青怎麼活?要完全指望著隊上補貼過活也就能吊著一口氣,吃不飽就更沒力氣乾活,沒力氣乾活又掙不了工分。
上麵對這種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至少兜裡有錢的知青還有點盼頭,兜裡沒錢的知青,那也有另一個辦法……
很多家裡條件不好又乾不了活的知青後來都會找個村裡人結婚,怎麼不算紮根農村呢。
【薇薇彆擔心,十月份就恢複高考,你提前帶著男主準備可以少走兩年彎路】
阮時苒瞳孔放大,心跳如雷。
十月份恢複高考?!
算算時間,也就三個月,她之前徐徐圖之的計劃全部得推翻。
可以預見到時候頒布這條消息會在全國知青心中掀起如何大的巨浪,報考的人怕是數都數不過來。
仔細想想,她還是很有優勢的。
在學校的時候成績就很好,老師也說過她是個好苗子,又是今年的應屆生,書本上的知識大都還記得。
接下來三個月隻要認真學習應該問題不大。
程薇也是被高考的事情驚得不輕,一路上罕見的沉默寡言起來。
就在兩人心不在焉中,趙傑帶大家走到幾間土坯房前:“這就是咱們的知青宿舍,四個人一間,都是睡炕上的大通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