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爛
小兒出生後雙眼疼痛難以睜開,眼皮邊緣紅腫潰爛,這是受到胎熱侵襲所致。可內服地黃湯來清熱,外用真金散點眼,眼睛就能恢複明亮。
【注釋】目爛這種病症,表現為眼皮邊緣紅腫潰爛,疼痛瘙癢導致眼睛難以睜開。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胎中就蘊積了熱邪,出生後,毒熱向上攻衝至眼睛,所以出現這些症狀。治療時,需內服地黃湯來清除熱邪,外用真金散點眼,病症自然會痊愈。
生地黃湯方劑見“目不開”部分)。
真金散
黃連生用)、黃柏生用)、當歸、赤芍藥各一錢)、杏仁五分,炒後去除皮和尖部)
將上述藥材切碎成散劑,用乳汁浸泡一晚,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取生地黃汁調一錢藥末,頻繁地點在眼中,病症就能痊愈。
懸癰
齶上腫起的病症稱作懸癰,這都是由於胎毒熱邪向上衝逆導致的。治療方法是將其刺破,用鹽湯擦拭,再摻入如聖散或一字散,效果顯著。
【注釋】但凡喉內上齶腫起,形狀如同蘆筍盛水的樣子,就叫做懸癰,蘆籜就是蘆筍。這是胎毒向上攻衝引發的,必須用纏了棉絮的長針,留著針尖去刺腫起處,使青黃赤色的汁水流出。如果沒有消腫,第二天再刺。刺完後用鹽湯擦拭口腔,接著使用如聖散或者一字散摻入患處。
如聖散
鉛霜一錢)、真牛黃一錢)、太陰元精石、朱砂各二錢五分,水飛處理)、龍腦五分)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取用一字量摻入患處。
一字散
朱砂水飛處理)、硼砂各五分)、龍腦、樸硝各一字量)
把這些藥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調和少量,用鵝毛管蘸取後塗抹在口腔內。
重齦
重齦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時,胎熱蓄積在胃中。出生後,牙根部位腫脹,疼痛難忍。治療時需先將腫脹處刺破,敷上一字散,接著服用清胃散,療效顯著。
【注釋】所謂重齦,是由於小兒在母胎中時,熱邪蓄積在胃裡,所以牙根腫起像水泡一樣,這種情況就叫重齦。治療方法是用針將腫起處刺破,用鹽湯擦拭乾淨,然後在外部敷上一字散,同時內服清胃散,腫脹自然會消退。
一字散方劑見“懸癰”部分)。
清胃散
生地黃、牡丹皮、黃連、當歸、升麻、石膏煆燒)
以燈心草為藥引,用水煎服。
【方歌】清胃散治胃熱熏,生地黃連當歸身,丹皮升麻石膏煆,臨煎須要入燈心。
鵝口
鵝口瘡表現為白色屑狀物布滿舌頭和口腔,其根源在於胎兒在母體內時,心脾蘊積了熱邪。治療時應采用清熱瀉脾的方法,內服清熱瀉脾散,並外用保命散塗抹,若稍有延誤,出現口舌糜爛就難以治愈。
【注釋】鵝口瘡,是指白色屑狀物布滿小兒的口舌,如同鵝嘴一般。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胎中時,受到母體飲食中的熱毒之氣影響,熱邪蘊積在心脾二經,所以出生後就在口舌部位發作。治療方法是用清熱瀉脾散內服,同時用頭發蘸取井水擦拭口腔,再塗抹保命散,每天敷抹兩三次,白色屑狀物消退後病症自然好轉。倘若治療稍有延遲,必然會出現口舌糜爛,小兒無法吮乳,那時就難以治愈了。
清熱瀉脾散
山梔炒製)、石膏煆燒)、黃連用薑炒製)、生地黃、黃芩、赤茯苓
以燈心草為藥引,用水煎服。
【方歌】清熱瀉脾治鵝口,石膏生地赤苓煎,芩連梔子合成劑,加入燈心病即安。
保命散
白礬燒成灰)、朱砂各二錢五分,水飛處理)、馬牙硝五錢)
將上述藥物研成粉末,用白鵝糞便加水攪拌後取汁,塗抹在舌頭和口角上。
吐舌
舌頭伸出口外且回縮緩慢被稱作吐舌,這都是因為心經有熱邪而形成的。患兒常表現為麵色發紅、煩躁口渴、小便短赤且澀痛,服用瀉心導赤湯就能使症狀緩解。
【注釋】吐舌這種情況,指舌頭伸得很長且回縮動作遲緩,是由心經有熱邪引發。所以患兒會出現麵色發紅、煩躁不安、口渴,以及小便顏色深、排尿不暢等症狀,適宜用瀉心導赤湯來治療。
瀉心導赤湯
木通、生地黃、黃連、生甘草
以燈心草為藥引,用水煎服。
方歌)瀉心導赤湯最良,心熱吐舌即堪嘗,木通生地黃連草,燈心加入服自強。
弄舌
弄舌是指小兒舌頭時常在口內搖動,這是心脾發熱導致的,會出現口唇焦乾的症狀。此外,還伴有煩躁發熱、舌頭乾燥、大便穢臭等情況,瀉黃散和瀉心導赤湯都能治療此症。
【注釋】小兒舌頭在口中不停搖動,是因為心脾有熱,進而導致口唇焦乾、煩躁發熱、舌頭乾燥以及大便穢臭。治療時,先使用瀉黃散,之後再用瀉心導赤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