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
體表發熱且無汗,宜用升麻湯;體內發熱且有汗,消毒飲療效良好;痘疹行漿時熱毒熏蒸,需用清毒劑;結痂後仍有餘熱,可用連翹方。
【注釋】痘疹這種病症,始終不能完全消除體內的熱,這裡所說的熱並非壯熱,而是和緩的熱。因為寒會使氣血收縮,熱則能使氣血宣發,所以痘疹初期不發熱,疹子就出得不齊;脹發時不發熱,漿水就無法正常形成;收靨時不發熱,痂皮就難以結成。從痘疹剛開始出現到起脹階段,如果皮膚乾燥、發熱且無汗,這表明熱在體表,可用升麻葛根湯加荊芥穗、防風來治療。若出現蒸熱且有汗,這說明熱在體內,用加減消毒飲主治。到了行漿階段,熱仍未減退,這是毒熱熏蒸所致,宜使用清毒活血湯。若患者便秘,就去掉人參、黃芪,加入酒炒大黃。在結痂之後,如果發熱嚴重,胸腹、手足都發熱,且大小便澀滯不暢,這是餘毒過盛,宜用大連翹飲進行治療。
升麻葛根湯方劑見“發熱”相關內容)。
加減消毒飲
升麻牛蒡子炒、研)山豆根紫草連翹去心)生地黃赤芍川黃連甘草生)
以燈心草作為藥引,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加減消毒飲如神,升麻牛蒡山豆根,紫草連翹生地芍,黃連甘草引燈心。
清毒活血湯方劑見“灌漿”相關內容)。
大連翹飲方劑見“收靨”相關內容)。
驚搐
痘疹未出疹就抽搐,用清解方;已出疹仍抽搐,導赤散效果好;痘疹收靨後虛性抽搐,用寧神劑;因積食發熱引發的抽搐,用大安康的相關方劑。
【注釋】驚痘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痘毒之火擾動心神,熱邪轉移至肝,肝風與心火相互搏結,從而形成此病症。治療方法必須區分病症發展階段:如果痘疹還未發出就先出現抽搐,不能單純使用寒涼藥物來壅閉毒邪,隻需用清解散來疏散表邪,痘疹發出後抽搐自然就會停止。要是痘疹已經顯現,卻仍然抽搐不止,這是毒火內伏於心經,宜用導赤散加黃連來治療。痘疹收靨後出現抽搐,這是真氣虛弱,火邪內攻,用寧神湯主治。痘疹痊愈後因積食發熱引發抽搐,這是脾胃虛弱,患者必定麵色發黃、有潮熱現象,大便酸臭,宜用木香大安丸治療。
清解散方劑見“發熱”相關內容)。
導赤散
木通生地黃淡竹葉甘草梢
以燈心草作為藥引,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痘已見形仍作驚,導赤散治最有功,木通生地竹葉草,黃連加入效通靈。
寧神湯
人參生地黃麥門冬去心)梔子仁炒)黃連酒炒)石菖蒲當歸身甘草炙)辰砂
以燈心作為藥引,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寧神湯內用人參,生地麥冬山梔仁,黃連菖蒲歸身草,辰砂調服功極神。
木香大安丸
山楂肉麥芽炒)神曲炒,各一兩)枳實麩炒,六錢)白術土炒,一兩)萊菔子炒,四錢)連翹去心,五錢)黃連薑炒,三錢)木香煨,三錢)縮砂仁五錢)陳皮八錢)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細粉末,以水為黏合劑,水泛為丸。服用時,用炒過的陳倉米煮成的湯送服,根據孩子年齡大小確定用藥劑量。
頭痛
痘疹期間出現頭痛症狀十分令人擔憂,要明確區分是毒邪上衝還是風熱所致。若痘疹稠密且高熱,用大連翹飲;若痘疹稀疏、稍有低熱,清解散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