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附子敗毒太陽經,濕毒瘰鬁漫腫疼,陳苓前草芪羌活,銀花僵蔓翹防風。
消核散
此藥劑用於治療頸項部位因痰邪凝聚而形成的瘰鬁。無論男性、女性還是小兒,隻要是患此病症,使用該藥劑大多能取得顯著的療效。
海藻三兩)牡蠣元參各四兩)糯米八兩)甘草一兩,生)紅娘子二十八個,同糯米炒胡黃色,去紅娘子,用米)
將這些藥物共同研磨成細末,用酒來調服,根據個人體質強弱,每次服用一錢或者一錢半。
【方歌】消核散治諸瘰鬁,男婦小兒用之愈,紅娘糯米炒胡黃,甘草元參藻牡蠣。
犀角丸
此藥主治各類瘰鬁,同時對因心火上炎導致兩目出現赤澀症狀也有療效。當人體心火亢盛,循經上攻於目,就會引發目赤、眼澀等不適,而該方對這類因心火引發的病症以及瘰鬁均能起到調理作用。
犀角青皮黑牽牛半生,半炒)陳皮各一兩)連翹五錢,去心)薄荷二斤)皂角二枚)
先將前麵五味藥共同研磨成細粉末。接著把皂角去掉籽、皮以及筋膜,用水泡軟後捶爛,用布絞取汁液,得一碗。再把新鮮薄荷搗爛,取其汁液,與皂角汁一同熬成膏狀。然後將熬好的膏與之前研好的藥末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開水送服。
【方歌】犀角丸能除心火,諸般瘰鬁兼目紅,牽牛半生半炒用,陳薄皂角連翹青。
夏枯草膏
此膏劑用於治療男性、女性以及小兒因憂思過度、氣機鬱滯所導致的瘰鬁,這類瘰鬁質地堅硬。同時,當人體肝陽過旺、陰血枯燥時,若驟然使用藥性猛烈的藥劑,恐怕會損傷脾胃之氣。而此膏劑適宜長期服用,可起到消散瘰鬁的作用。
京夏枯草一斤半)當歸白芍酒炒)黑參烏藥浙貝母去心)僵蠶各五錢。炒)昆布桔梗陳皮撫芎甘草各三錢)香附一兩,酒炒)紅花二錢)
將前麵提及的藥物一同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水,煎煮出濃厚藥湯,再用布過濾去除藥渣。把過濾後的藥湯重新倒回砂鍋內,用小火慢慢熬至濃稠。接著加入八兩紅蜜,繼續熬製成膏狀,然後用瓷罐將其密封儲存。每次服用時,取一二匙藥膏,用開水衝服。服用期間要避免生氣發怒,忌吃魚腥類食物。此外,也可將藥膏攤在薄紙上,貼於患處,瘰鬁也會自行消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方歌】夏枯草膏醫諸鬁,化硬消堅理肝虛,血燥憂思肝木旺,烈藥傷脾服此宜。歸芍貝僵香附桔,昆紅參草撫陳皮,烏藥同熬加紅蜜,滾水衝服戒怒急。
少陽經所患的瘰鬁,左右兩側常同時出現。
太陽經的濕瘰鬁,多生發於發際之下,它與偏腦疽有所不同。
有一種形狀像長蛤蜊的,被稱作馬刀瘰鬁。
陽明經的瘰鬁,其形態大小各異,往往連接著好幾枚。
重台瘰鬁,少陽經與陽明經都可能出現這類病症。
瘰鬁未潰敷貼方
金倍散
此藥用於治療質地堅硬的瘰鬁,這類瘰鬁既難以消散,又不易破潰,將此藥外敷,會有顯著的效果。
整文蛤一枚,鑽孔)金頭蜈蚣一條,研粗末)
先把蜈蚣研磨成粉末,裝入文蛤之中,用紙糊住封口,接著在外麵再糊上七層西紙,隨後曬乾。之後用麵麩與之一起拌炒,直到紙變得黑焦,便停止。去掉紙,將剩下的材料研磨成極其細膩的粉末,加入一分麝香,再次研磨均勻,用陳醋調成濃稠狀。將調好的藥溫敷在堅硬的瘰鬁核處,外麵用薄紙覆蓋,每天更換一次。
【方歌】金倍散敷堅瘰鬁,蜈蚣末入文蛤中,紙糊曬乾同麩炒,加麝研之醋調靈。
神功散
此藥用於治療因濕毒引發的瘰鬁,將其外敷能取得顯著療效。
製川烏頭嫩黃柏各等分)
把這些藥物一起研磨成細粉末,用米醋調成濃稠的狀態。將調好的藥溫熱後敷在腫痛的地方,每天更換一次。
【方歌】神功散敷濕瘰鬁,嫩黃柏與川烏頭,等分為末加米醋,調塗腫處即能瘳。
李杲龍泉散
此藥可治療各類瘰鬁,對於尚未形成明顯腫塊的,能夠使其消散;對於已經形成的,能促使其破潰。
瓦粉即定粉)龍泉粉即磨刀石上粉也)莪術酒浸,炒乾)京三棱酒浸,炒乾)昆布各五錢。去土,酒洗)
將上述藥物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開水調和後塗抹在患處,使用這種方法消散硬塊尤其迅速。
【方歌】李杲龍泉敷諸鬁,瓦粉龍泉莪術棱,昆布共研為細末,滾水調塗速又靈。
朱震亨貼瘰鬁餅
此藥用於治療頸項間的瘰鬁,無論患處皮膚顏色有無變化,也不管瘰鬁大小、患病時間長短,若出現紅腫堅硬、疼痛的症狀,貼上此藥都有效果。
生山藥蓖麻子肉
將上述藥物取相等的分量,一起搗爛並攪拌均勻,然後攤開敷貼在患處。
【方歌】震亨貼瘰鬁可移,蓖麻山藥共研泥,不問日久並腫硬,作餅貼之效更奇。
神效瘰鬁方
此藥用於治療瘰鬁剛剛發作之時,能夠起到使腫塊消散、緩解疼痛的作用。
白膠香海螵蛸降真香心無土氣者)
把上述藥物按相等劑量,研磨成粉末,用溫水調至濃稠狀,攤在薄紙上進行貼敷。
【方歌】神效瘰鬁實良方,疏滯消腫止痛強,未破以前用之效,白膠海螵降真香。
龍珠膏
龍牙草五兩,即馬鞭草)棘棗根五錢)海藻二錢五分)蘇木五錢)
將上述藥物細細切碎,加入二十碗水,煎煮至隻剩十二三碗,濾去藥渣。接著準備桑柴灰、蒼耳草灰、石灰各二碗半,在籮底先鋪上兩層紙,然後把這三種灰放置在籮內,用滾開的熱水淋濾,收取十碗灰汁,讓其澄清。將澄清後的灰汁與之前煎好的藥湯一同倒入鍋內,熬成膏狀。再把巴豆霜、白丁香、石膏、麝香、輕粉各取少許,研磨成細粉,放入膏中攪拌均勻,用瓷罐儲存起來。使用時,取出藥膏敷在瘰鬁核上,再次敷藥時,需去掉舊藥,這樣瘰鬁核就會破潰。如果瘰鬁根部較小,隻需將藥膏塗抹在根部,瘰鬁核自然會破潰。
【方歌】龍珠膏敷鬁毒瘡,潰遲未潰敷之良,海藻蘇木龍牙草,再加棗根共煎湯,桑石蒼耳灰淋水,同煎成膏添麝香,石膏白丁輕巴豆,研入膏內塗瘰強。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