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窯,當然會,你老歪叔家的土窯就是我年輕時候幫著壘起來的。”
父親充滿溝壑的臉上出現了一種自豪與懷念的神情。
但很快,那種自豪與懷念的神情就被疑惑給取代了:“你問這個乾什麼?”
“家裡沒得烤鮮花餅的工具,我想看看土窯能不能烤餅。”吟夏一邊回答,一邊找出紙筆準備記錄父親的經驗:
“老爸,多說點,關於土窯的,我有用。”
“土窯啊……”聽到這話,父親眯著眼睛看遠處,麵露沉思之色:
“壘土窯最重要的就是土,你去田裡麵找那種剛挖出來、沒有石頭和草根的土,再去買點粗砂摻起來就可以。”
“拌好土以後,還要找點稻草跟粘土砂拌在一起,糊在外麵保溫,底座要用那種耐火燒的磚才撐得起來。”
父親說起這些事情來很是專業。
吟夏知道,父親年輕的時候除了鋦碗,也學了許多本事。
現在那些知識又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這些生機現在幫了吟夏大忙,所以她聽得很仔細,又問了一些疑惑的地方,父親都一一給她解答了出來。
講了半小時,父親也把腦子裡的東西倒的差不多了。
“老爸,我認得了。”
趁著父親喝水的功夫,吟夏再次開口:“對了老爸,這個土窯做出來是不是要等著乾,要等多久?”
“多久?”父親想了一下才回答:“土窯壘好以後,最少要十多天才能風乾,挺快的。”
吟夏寫字的動作頓住了:“十天?”
十天太慢了!
她麵粉、蜂蜜都買來了,要是再等十天,材料變質怎麼辦?
而且她也不能坐吃山空啊!
吟華見狀也開口了:“小夏,先在家裡歇幾天再去做嘛,十多天也不長。”
“已經挺長的了,機會是轉瞬即逝的。”吟夏搖頭。
既然等不了現壘土窯,那有沒有現成的可用的土窯呢?
“老爸,村裡麵有沒有現成的土窯可以用?”吟夏張口問。
“烤餅的土窯我沒聽說過,燒碗的窯洞倒是有。”父親回憶了一下:
“村口的老歪家就有一個,但是已經好久沒開火了。”
說到這裡,父親不由自主地歎了一口氣。
燒陶碗的窯洞沒開火了,說明用陶碗、瓷碗的人越來越少了,要鋦碗的人自然也越來越少了。”
“吃飯了!小夏,過來端菜。”母親在廚房裡喊了一聲。
“來了。”吟夏進了廚房。
她心中已經有了打算,明早去老歪叔家看看窯洞。
如果那窯洞能用,改造一下可以嘗試著烤餅,同時他們必須要壘一個新窯洞出來,防範於未然。
但如果不能用就再想辦法。
對,就這麼辦!
打定主意以後,吟夏吃完飯就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她首先去江秉誠家說了土窯的情況。
隨後他們一同出發,去村子裡看窯洞的情況。
江秉誠也乾脆,直接跟在吟夏後麵,等著吟夏吩咐做事。。
吟夏算是村子裡老一輩看著長大的,因此在聽她說明情況後,老歪叔直接就領著他們去了窯洞所在地。
那窯洞就在村子不遠處,是一個獨立的、帶著棚子的小院子,裡頭有一間廢棄的屋子。
“這窯洞已經很久沒用了,你們看看嘛,能用就拿去用。”老歪叔說完以後,佝僂著身子走了,顯現出他對這窯洞的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