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午賣出了三十塊錢?這太不可思議了。”江秉誠微微張大嘴:
“阿妹,按照一天三十塊這麼算下來,我媽在學校當老師一個月的工資怕都沒有賣鮮花餅賺的錢多!”
吟夏喜笑顏開:“阿哥,這次是我們運氣好,不僅遇到了大客戶,還趕上了飯點。”
“有一部分人認不得鮮花餅,圖新鮮過來買,以後就不一定賣得這麼好了。”
江秉誠點頭:“你說得很對,生意穩定下來以後利潤可能有波動。”
“不過除去成本,我們還有賺頭。”
“沒錯!”吟夏在心中計算了一下買麵粉和蜂蜜等物的成本,很快就得出結論。
確實,鮮花餅的生產成本並不算太高。
“麵粉倒是便宜,就是蜂蜜和玫瑰花有點貴,不過除去原料成本還有管理費,我們也賺了十來塊錢。”她開口說:
“大頭就是管理費,已經很不錯了,這樣看來,鮮花餅有市場,我們還可以繼續做這門生意。”
江秉誠點頭,表示同意吟夏的看法。
其實吟夏心中是重重鬆了一口氣的。
先前她決定創業的時候其實心裡也沒底。
但她知道無論做什麼生意都有風險,即便嘗試也需要成本。
如果一個東西沒有市場,那之前所有投入的成本基本上都算是打水漂。
好在鮮花餅的成本不高,但利潤大。
這代表鮮花餅有市場!
很有市場!
既然驗證了賣鮮花餅有市場,吟夏打定主意,這門生意肯定是要繼續做下去的。
伴隨著改革開放,伴隨著政策越來越好,雲南這邊肯定也會越來越像廣東那邊一樣迎來大發展。
到時候,雲南人的收入提高了,肯定就會有很多需求,吃吃糕點甜品什麼的會成為常態。
所以,鮮花餅是一份可以繼續做下去的事業!
想到這裡,吟夏也沒急著回家,而是跟江秉誠先去了窯洞。
借著昏黃的燈光,吟夏和江秉誠將今天賣鮮花餅的錢都拿了出來。
除去管理費,不多不少,一共十八塊五。
“阿哥,這兩天多虧你忙前忙後幫我,這個鮮花餅的生意才能這麼順利。”吟夏認真地看著江秉誠。
江秉誠擺手:“其實鮮花餅成功是你的功勞,我頂多算給你打下手。”
“這就是你太客氣了,既然我們決定合作,這個成功就不能歸結到一個人身上。”吟夏開口:
“先前我去百貨大樓那邊買原材料的事你也知道,除去麵粉、鮮花、蜂蜜這些東西,純利潤有十九塊五,又給了管理費,就還剩下十八塊五。”
“除了管理費,蜂蜜最貴,其他的東西倒是便宜。”
江秉誠點頭:“阿妹,我就提前跟你說了,你辛苦一場,這十八塊五你就都收著。”
他這話剛一出口,吟夏便擺手拒絕了,她抽出了幾張錢:
“阿哥,一是一,二是二;一碼歸一碼,說好的合作,賺了錢當然誰都有份。”
“這個錢你拿著,要不是你,我還想不起來用土窯烤餅,自己整這些怕是有點麻煩呢。”
江秉誠將錢推了回去。
“阿哥,你要是這樣我們可就彆提合作的事了。”吟夏假意板著臉。
江秉誠見狀,還是搖頭:“阿妹,既然你這麼敞亮,我也就直說了,我們現在賺的還不多。”
“這個錢分來我們這裡也沒有意義,不如你先收著,把它投入到下次的生產裡去。”
“錢生錢,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此言一出,吟夏仔細想了想,江秉誠說得確實有道理,而且他讓自己收著錢,明顯是很信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