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
……
……
奉天殿內,燈火通明。
然而,當皇帝拔劍,吐出先後兩句問話。
當喚作“陳景”景王爺平靜開口,整個溫暖明亮的大殿,卻好似有寒流席卷而過!
在場所有人,皆露出驚懼、震撼、疑惑、茫然……等等情緒。
臥槽!
齊平本來苟在席間,想著看戲,結果哪裡想到,竟有這等轉折,整個人腦子“嗡”的一下,險些驚叫出聲!
內鬼?黃鏞?還有……景王?!!
“怎麼可能?!”齊平雙拳緊握,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所以,在不為人所知的時候,皇帝其實早已啟用另一股勢力,在調查內鬼。
並且,有所發現。
更選在今夜,在這百官宴上,公開爆料……這是要一勞永逸,殺雞儆猴?不……如何想的,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內鬼的身份。
首輔黃鏞……齊平對這個人了解不多,印象中,是個朝堂老狐狸,竟是內鬼,雖然驚訝,但倒也不至於震撼。
畢竟,從過去的案子早已推斷出,“內鬼”的身份,定然不低。
但……
“景王?怎麼會有他?”
齊平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個片段,桃川詩會上,景王與文人一起品鑒詩詞。
南城小院外,帶著美食,上門結交,卻被火鍋征服,讚不絕口的父女。
還有安平……她知道嗎?
齊平思緒萬千,眼神極為複雜。
……
大殿上,上至勳貴權臣,下至宮女宦官,都無一例外,麵色驚恐。
“首輔大人……景王爺……怎麼可能……”一名官員喃喃,目光空洞。
喧嘩聲四起。
沒有人懷疑,不隻因為皇帝言之鑿鑿,更因為,麵對皇帝的長劍,無論是黃鏞,還是景王,都並未辯解。
“果然……是你。”燈火搖曳間,披龍袍,戴冠冕的皇帝劍指景王,他的臉上驀然湧起紅暈,因憤怒而充血,胸膛起伏,劍尖微微……顫抖!
聲音也在顫抖。
好似,直到這一刻,才終於篤定了一般。
身穿蟒袍,模樣與皇帝有六七分相似的景王沒了往日風雅之士的悠然與懶散,亦無被戳破陰謀的惶恐與驚懼。
他的神情異常平靜,甚至連坐姿都未改變分毫。
好似沒有在意殿中無數道目光,沉默了下,問道:“你是如何發覺的?因為夏侯氏、越國公參與其中,所以便鎖定了我?”
這個問題,瞬間牽引起了包括齊平在內的,所有人的心神。
皇帝仿佛笑了下,輕輕垂下劍尖,竟也真的給予了解答:
“朕說了,尋常官吏,背叛朝廷總還有理由,但越國公等人,卻沒有,且不說蠻族根本無力擊敗帝國,假使可以,他們也不會過的比如今更好……所以,朕想啊想,最終隻能想到了你,若他們效忠於你呢,若你能取朕而代之呢?”
他聲音高昂了幾分,整個大殿中,隻剩下皇帝的聲音:
“西北軍、江南門閥,皆乃帝國大患,朕雖懷柔,但他們心中不安,倒也不意外,若有人能許諾他們好處,令其背叛,也非不可能……皇室血脈稀薄,當今,朕在皇位,除了太子,有資格接任皇位的,屈指可數……”
皇帝語氣頓了頓,忽而輕輕歎了口氣:
“當然,這隻是個猜測,朕與你乃手足,心中是不信的,但……身為帝王,如何能當真不去想?於是,朕開始命人暗中調查,嗬……西北臨城案,齊平行蹤被泄露,朕便擔心,鎮撫司中人多眼雜,有了你的眼線,便隻好暗中查探……”
“朕命人重新查了皇陵案,發現那徐士升,與黃鏞有些瓜葛,尤其在案發前後,疑點重重。
但這還不夠,朕又想到,何人能知曉皇陵中存放之物呢?
須知,此事乃皇室隱秘,便是永寧,也是案發後,去了宮中藏書閣查閱文獻,才得知,而巧合的是,你從小酷愛讀書,宮裡的藏書閣,是對你開放的……”
景王認真點頭:“有理,但隻這樣,還不夠。”
皇帝輕輕吐了口氣,說道:
“是,這樣還不夠,然而,朕又打探到,皇陵案發當日,你並不在府中,而是宿在外頭,摯友之處,巧合的是,那位摯友,不久後雲遊去了……”
“恰好,朕知曉,你當年周遊各地,曾在越國公府上小住。”
“恰好,都察院那名喚作陳萬安的禦史被滅口當日,你曾因去棋院,而途徑其家宅附近。”
“恰好……”
皇帝一口氣,又說了好幾個疑點,齊平安靜聽著,本能地在腦海中梳理。
其中每一個點,其實都算不上“可疑”,畢竟,景王乃風雅之人,交友廣闊,單獨拎出來,都很符合人設。
但……當皇帝將這些綜合起來……一切,便顯得怪異起來。
尤其,其中好幾條信息,都涉及到不同事件中的泄密鏈條。
比如楮知行嫉恨齊平,這是隻有文人圈子才知道的,而景王恰好全程參與過桃川詩會。
每一條,都不是證據。
但當將每一件事拆開,都能在其中找到景王的身影……便由不得人不懷疑了。
“而隨著調查深入,更捉到了一些小卒子,他們當然沒法直接與你聯絡,但當所有的供詞放在一起,卻都指向了你。”
皇帝沉聲道:“可直到那時候,朕仍舊懷疑,是否是多想了,直到……梅宴。”
景王反問:“梅宴?”
“是的!”皇帝語氣複雜:
“朕暗中命人攝錄了梅宴經過,就想看看,你們這些人,會不會露出馬腳,而就在齊平贏了妖族後,所有人都在笑,隻有幾個人,沒有表情,其中……有黃鏞,也有……你。”
“是的,朕並無鐵證,但……憑以上種種,懷疑你,夠了麼?”皇帝拄著劍,沉聲發問。
景王沉默了下,笑了起來:“夠了。”
“所以,你承認了?這一切的幕後主使,是你?”
“是。”
皇帝臉頰上,肌肉肉眼可見地抽動了下,眼珠死死盯著這個與自己有著半數相同血脈的“弟弟”,聲音沙啞:
“所以……為什麼?”
……
ps1:看到有人問伏筆在哪,恩,其實都是很隱晦的,舉個例子,皇陵案發當日,章節內部,給了王府一個視角,但裡麵隻有安平,沒有景王。皇陵案末尾,薑槐與兩位先生城外大打出手的章節,也給了王府一個視角,這一次,有了景王……就是暗示案發時他不在……還有他幾次對主角的態度變化等等……說起來,之前明明有人在本章說猜過他是狼了啊……還以為你們都感覺出來了……
ps2:這幾章因為要解謎,也是劇情的轉折,主角戲份少,爽點也少,都沒人投票了,經常六七個小時,一張推薦票沒有,我整個人心態有點崩,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在看了。。。有的話冒個泡,我看看還有多少人……
------題外話------
&nx1218299打賞1500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