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主忌憚的,無非是毗鄰的盟友太強,可眼下,陳景已死,太子年幼,半年來,涼國兩更其主,各地動蕩,又逢外敵,已是自顧不暇,禪宗助陳景奪位,之後必將逐出京都……”
白尊揚眉,道:
“你們要驅逐禪宗?在這個時候?”
“當然不是,”齊平未做隱瞞,坦然回答,
“如今大敵當前,禪祖有意傳教,涼國是唯一的選擇,這個時候,合則兩利,分則兩弊,我會借助對方的力量,也會付出一定代價。
但……無論從任何角度,這都是暫時的,太子的立場決定,禪宗絕對不會是長久的朋友。”
在禪宗這點上,齊平沒有說謊,而是坦言。
如今局麵,他們不可能在這時驅逐禪宗,甚至,齊平已經做好了“妥協”的必要。
正所謂,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他若隻是仗劍江湖的修士,武夫,自然無須在意。
但他不是。
禪祖必須要傳教,這是底線,但未必需要吞掉整個涼國,並且,傳播信仰本身,並非皇室忌憚。
皇室所擔心的,是禪宗信徒聚眾,從而乾涉。
但這種長遠的矛盾,與當下的滅國之災相比,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同時,因為禪宗的參與,才間接導致永和帝身死,從立場上,又斷絕了太子徹底接納禪宗的可能。
齊平說這些,是在分析利弊,幫白尊打消顧慮。
或者,更直白些,就是在遞台階:
既然你也不想開啟國戰,那大家還當盟友不好嗎。
白尊沉吟片刻,眼神稍顯柔和,說道:
“締結盟約,也非不可,但……細節上,要有改變,而且,本尊隻保證不舉兵南下,但也不會插手涼國與蠻族之戰。”
成了……齊平袖管中的手猛地一握,懸著的一顆心放下。
賭對了!
正如首座暗示的那樣,白尊並無決心,便可以談。
而隻要妖國不動,那威武大公就可以適當抽調兵力,全力應對西疆戰事。
當然,若隻是口頭約定效力不大,可兩國締約,其實是有一套“超凡流程”的。
有點類似於“天道契約”,一旦達成,任何一方違反,都會受到一定的天道反噬。
所以,白尊鬆口,意義重大。
拉住這個盟友,後天大朝會,也多了籌碼。
“一言為定!”齊平笑容燦爛,“晚輩會轉述殿下。”
白尊看了他一眼,冷笑一聲,倏然離去,懶得與他再交談。
附身的“胡貴妃”嚶嚀一聲,恢複意識,隻覺身子骨乏力,腳軟如蝦,“哎呦”一聲跌倒。
齊平下意識扶住,隻覺軟玉在懷,胡貴妃眼眸轉動,刹那間明白方才發生了什麼,卻也不意外,而是順手環住齊平脖頸。
整個人貼近了,幾乎黏在他身上,吐氣如蘭:
“齊爵爺,提前恭喜了。”
齊平微笑:“日後還要麻煩娘娘。”
他指的是對方“駐後宮大使”的身份。
胡貴妃勾人的眸子一轉,身上衣衫片片紛落,膩聲道:
“這個嘛,還要看你的誠意了,按規矩,結盟後,本宮便要替國聯姻了,那太子是個女娃,想來是齊爵爺替代了。”
齊平正色道:“娘娘請自重。獸、人是會被404的。”
胡貴妃小臉茫然,沒聽懂。
……
“齊爵爺入了寢宮?”
門外,青石板路麵倒映出宮燈橙黃的光輝,長公主永寧顰起秀眉,確認般問道。
那宮女點頭:“是……齊爵爺求見,娘娘便見了。”
“他來做什麼?”永寧問。
宮女搖頭;“奴婢不知。”
永寧沒吭聲,她身旁的女官眼神一下複雜起來,胡貴妃的身份,她們是不清楚的。
永寧整個下午都在跑勳貴的關係,想為後天大朝會,太子登基爭取政治籌碼。
天黑後興衝衝回來與齊平邀功。
結果抵達乾清宮後,得知齊平驅車來了延禧宮。
一個外臣……在政變成功當日,跑到皇帝後宮裡,最美豔受寵的妃子寢宮裡拜見……這怎麼聽,都怪怪的。
“胡貴妃……”永寧銀牙緊咬,對其深刻鄙夷,連續當了自己兩個兄弟的妃子,如今又……
還有齊平,果然全天下男子都不例外麼?
“殿下……要不,奴婢進去問……”宮女小心翼翼試探。
“不用了。”永寧冷淡道,“本宮在這等一陣就好。”
她邁步返回車廂,也不走,就在這乾等起來,兩隻纖巧細長的手攥著裙子,麵無表情。
等了好一陣,都沒見人出來,不由眼圈一紅,默默地抱住自己,將上半身埋在雙腿間。
雙肩抽動。
這時候,一個略顯驚訝的聲音響起:“殿下?您怎麼來了?”
永寧一滯,抬起頭,就看到車窗外,齊平一臉好奇。
“哼。”永寧撇開頭去,冷淡道:“回宮。”
“是。”車夫駕車。
齊平眨眨眼,然後腳尖一點,掀開厚厚的車簾,鑽進了車廂。
侍衛與隨行宮女們就聽到車廂內傳來一陣嗬斥聲,伴隨輕微掙紮,然後歸於平靜。
“你們什麼都沒看到,知道了嗎?”貼身女官冷聲道。
侍衛與宮娥眼觀鼻,鼻觀心:
“知道。”
轆轆聲裡,車輦漸行漸遠。
……
這個夜晚,無論是皇宮,還是整個京都,都不平靜。
各大衙門徹夜通明,皇城大門車馬進進出出,一整夜都未停息。
城中,上百萬京都民眾們仍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各種版本的流言在坊間流傳,一夜間分裂出數十個版本。
翌日,天蒙蒙亮時。
朝廷報社下屬最大的印書館內,燈火徹底未熄,密密麻麻的工人忙碌整夜,寬敞的空間內,“流水線”般的刻印機器運轉。
一捆又一捆,新鮮出爐的報紙,帶著油墨的香氣,被夥計們堆滿了倉庫。
“太傅,您看如何?”
傅主編打著哈欠走來,將一份嶄新的報紙遞給後者。
一夜未眠的雲老略顯疲態,先是在銅盆裡用冷水洗了把臉,這才接過細看。
同時,聽旁邊,披著坎肩,剛來到這裡的林妙妙彙報京都輿情:
“如今市井中流言四起,各種說法繁多,有說昨日是妖蠻偽裝了東家進城,散播流言。”
“有說是逆賊謀反……”
“總體上,還是傾向於景隆朝廷居多。”
雲老冷笑一聲,並不意外:
“陳景用報紙宣揚了大半年,齊平雖搞出幾次動靜,但聲量都太小,民眾們不知真相,被陳景蒙蔽很正常。”
頓了頓,老人將報紙在桌案上一拍,望著工坊大門口,那滲透進來的天光,一字一頓:
“但,是時候真相大白於天下了。”
“時辰已到,開門,賣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