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還真說對了,周領導將交流會的流程交由曲院長做主,曲院長便按照自己製定的行程而來。
先到會議室向交流隊介紹了中醫館的各項情況,也向交流隊詳細介紹新院區的規劃。
之後,便是疑難雜症的交流。
“我不久前遇到一名患者,我覺得這個案例有討論的價值。”
“曲院長請說。”
下麵的專家們都豎起了耳朵。
曲院長掃了下方一眼,仔細回想商場救人時的情況,說道:“有一患者七十有餘,突發性昏迷,瞳孔凝聚,十指泛白,脈象時急時緩,在沒有心肺複蘇儀的情況下,諸位有什麼方案在最短的時間內救醒患者。”
曲院長所指的案例,正是魏老爺子。
彆看她對秦天十分不爽,但心裡對秦天的醫術還是很佩服的。
敵視秦天,皆因關係著她的前途。
實際上,她太小肚雞腸了,秦天根本沒想過在此事上糾纏,更沒想過魏家的感恩。
說句直白的話,以他擁有的財富、地位,何需他人的感恩。
從全國各大中醫院彙聚而來的專家聽曲院長講完,皆做出思考,謹慎地腦補出患者突發疾病時的症狀。
曲院長既然拋出這個案例,說明此患者表麵的症狀是假象,突發性昏迷,另有病因。
如果隻是簡單的突發性昏迷,在中醫上並不是難題。專家們注意到,曲院長特意提到沒有心肺複蘇儀,莫非這位患者是心肺上的疾病?
中醫的複雜遠非西醫能比,比如最常見的骨折。
西醫不論患者年齡多大,都是送進手術室進行外科手術,將患者骨折的骨骼複位,然後再植入器材固定。
西醫的這種療法效率高,但高效率帶來的後遺症卻終身伴隨。
拆卸固定器時需要不菲的代價,患者又一次承受手術之苦,最糟糕的是,動過此類手術的患者,刮風下雨、天寒地凍,手術部位就會隱隱作痛,極大地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則不同,中醫包羅萬象,涉及的知識更是極廣。
同一症狀的患者,治療方式大有不同。
西醫隻區分兒童與成年,中醫卻區分範圍極廣。
嬰童、幼童、兒童、少年...古稀之年,每一個年齡段的患者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就拿骨折案例來說,中醫可不會複位固定那麼簡單,而是根據患者的細分年齡決定著藥物劑量,什麼時候複位,還要看天氣如何,室內的潮濕度是高是低。
中醫唯一的弊端在於效率慢,但用少則三五天、多則一個月的時間成本換今後沒有後遺症,是否值得,就要看患者的選擇了。
專家們都在思考,古稀之年的患者,身體機能急劇退化,用藥、施針都得溫和,急了,隻會加重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