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發生的江歌案,至今已經過去了8年時間,然而它卻依舊時不時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輿論熱度經久不衰。可令人痛心的是,在這持續的輿論浪潮裡,竟摻雜了諸多不堪的自媒體亂象,讓這一原本充滿悲劇色彩的事件,蒙上了更為灰暗的陰影。
江歌案本是一起令人扼腕歎息的悲劇,江歌為保護好友而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母江秋蓮在痛失愛女後,多年來一直為尋求正義艱難奔走。這本該是一個讓大眾去反思人性、關注司法公正、給予受害者家屬同情與支持的事件。但部分自媒體卻從中嗅出了所謂的“流量密碼”,將其變成了滿足自身利益的工具,全然不顧對當事人及其家屬造成的二次傷害。
這些自媒體采用的手段可謂五花八門,且惡劣至極。他們通過移花接木的方式,拚湊一些不實的畫麵或言論,試圖歪曲事件原本的真相,誤導廣大網民。斷章取義更是他們的常用伎倆,從整個事件的完整脈絡中截取隻言片語,按照自己想要的邏輯去編排故事,讓不明就裡的網友被牽著鼻子走。更有甚者,僅憑網絡上的一些碎片化信息,就妄圖給他人定罪,全然無視法律的嚴謹性以及事實認定需要的完整證據鏈條。而他們的目標,便是醜化、貶低江秋蓮的形象,仿佛將這樣一位飽經磨難的母親踩在腳下,就能換來那可觀的流量和隨之而來的利益。
更可怕的是,這種亂象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產業鏈。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便有組織、有計劃地炮製各種歪曲事實的內容,批量生產那些博眼球卻毫無底線的文章、視頻等。他們絲毫不在乎自己的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也無視互聯網環境因此變得汙濁不堪。在他們眼裡,流量和利益高於一切道德和法律準則,他人的悲劇不過是他們攀登“利益高峰”的墊腳石。
這樣的自媒體亂象,其危害是深遠而廣泛的。從社會層麵來看,它嚴重破壞了公序良俗,扭曲了大眾對於是非善惡的正常判斷。當不實信息鋪天蓋地而來,人們很容易被誤導,原本應該站在正義一方、給予受害者及其家屬關愛的社會輿論氛圍,被攪得烏煙瘴氣。久而久之,社會的道德根基會受到動搖,人們對於類似悲劇事件的同情心和正義感可能會逐漸消磨,整個社會將陷入一種冷漠、無序的不良狀態。
對於互聯網環境而言,那更是一場災難。網絡本應是人們獲取知識、交流思想、傳遞正能量的空間,如今卻被這些低俗、惡意的內容充斥著。真正有價值、有深度的內容被淹沒在這些亂象之中,網民們在上網時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去甄彆真假信息,這無疑降低了互聯網的使用體驗,也阻礙了互聯網健康、有序地發展。
自媒體作為互聯網時代新興的傳播力量,本應肩負起積極的社會責任。自媒體人有著廣闊的創作天地,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入研究學習,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創作出優質、有價值的內容,為互聯網貢獻正能量。比如,專業領域的自媒體人可以分享行業知識、經驗,幫助更多人提升技能;人文社科類的自媒體人可以傳播優秀的文化、思想,啟迪人們的心靈;生活類的自媒體人可以分享美好的生活點滴,給他人帶來快樂和啟發。
而絕不是像現在這樣,通過拉踩、醜化他人的惡劣行徑來謀取流量。每一個自媒體人都應當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線,秉持著客觀、公正、善良的態度去創作。在麵對諸如江歌案這樣的悲劇事件時,要多一份敬畏之心,尊重事實,尊重當事人及其家屬,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輿論,助力正義的實現,而非成為傷害他人的“幫凶”。
同時,整個社會也需要行動起來,共同打擊這種利用他人悲劇謀取利益的醜陋現象。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自媒體行業的監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規,對於那些製造傳播謠言、惡意醜化他人的自媒體賬號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各大網絡平台也要履行好自身的責任,加強內容審核,及時過濾掉那些不良信息,營造一個健康、清朗的網絡環境。廣大網民們也要提高自身的辨彆能力,不輕易被那些博眼球的虛假內容所迷惑,對於發現的自媒體亂象積極舉報,讓這些不良行為無所遁形。
江歌案的悲劇不應被這樣的自媒體亂象繼續褻瀆,讓我們攜手抵製這種醜陋現象,還互聯網一片淨土,讓公序良俗在網絡世界中得以堅守,讓每一個悲劇事件都能在正義與關愛中得到妥善的對待,而非成為某些人逐利的“狂歡場”。
喜歡娛樂圈互聯網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娛樂圈互聯網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