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賀結束後,三人回到寢宮。洛小瑩已經睡著了,臉上還帶著笑意。
洛宮銘摟著邱瑩瑩:“瑩瑩,這一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邱瑩瑩靠在他懷裡,“能和你一起,看著天下太平,看著兒子長大,就是最大的幸福。“
11
新年伊始,洛宮銘開始準備親政的事宜。
“朕準備下月正式親政。“他對邱瑩瑩說,“你有什麼建議?“
“陛下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邱瑩瑩微笑,“臣妾會繼續協理六宮,讓你專心朝政。“
洛宮銘握住她的手:“有你在,朕什麼都不怕。“
12
洛宮銘親政大典那天,天降瑞雪。百官齊集太和殿,見證這一曆史時刻。
“朕今日親政,誓與天下臣民共治江山。“洛宮銘的聲音響徹大殿,“願我大齊國運昌盛,百姓安樂!“
邱瑩瑩站在鳳位上,看著丈夫接受百官朝賀,心中滿是自豪。她知道,從邊關少女到一國皇後,她走過了一條多麼不平凡的路。而這條路上,始終有洛宮銘陪伴左右。
13
親政後,洛宮銘勵精圖治,推行一係列改革。邱瑩瑩則在後宮協理,同時關注民生疾苦。
這日,她收到江南百姓的聯名感謝信,感謝朝廷的水患治理和貪官查處。信中說:“皇後娘娘仁德,陛下聖明,我等百姓安居樂業,感恩不儘。“
邱瑩瑩將信拿給洛宮銘看:“百姓的認可,比什麼都重要。“
洛宮銘點頭:“所以我們更要勤政愛民,不負百姓期望。“
14
歲月如梭,轉眼又是春天。禦花園的牡丹開得如火如荼。
洛小瑩已經八歲,跟著太傅讀書習字,頗有幾分父親的沉穩。
“母後,我會寫策論了!“小太子舉著絹帛跑來,“先生誇我寫得好!“
邱瑩瑩接過絹帛,見上麵寫著“論治國安邦之道“,雖然字跡還有些稚嫩,但論點清晰,論證有力。
“我家小太子,真有宰相之才。“邱瑩瑩笑著摸他的頭。
洛宮銘走過來,將兒子抱上膝頭:“將來,你要做個好皇帝,像你父皇這樣。“
15
夏日的夜晚,一家人在禦花園納涼。洛小瑩坐在石凳上背書,洛宮銘和邱瑩瑩在一旁下棋。
“將軍抽車!“洛宮銘執黑子,“將死!“
邱瑩瑩笑著搖頭:“又輸了。你這棋藝,越來越精了。“
“還不是跟你學的。“洛宮銘得意地笑,“你教我的以柔克剛,以靜製動,我都用上了。“
小太子跑過來:“父皇母後,我背完了《論語》!“
“真棒!“邱瑩瑩抱起兒子,“獎勵你一顆糖葫蘆。“
16
秋高氣爽的日子,洛宮銘帶著邱瑩瑩去塞外圍獵。
“朕很久沒圍獵了。“洛宮銘穿著獵裝,顯得英姿勃發,“你要不要試試?“
“好啊。“邱瑩瑩接過弓箭,“讓我看看你的箭術有沒有退步。“
兩人並轡而行,追逐獵物。洛宮銘射中一頭鹿,邱瑩瑩射中一隻野兔,配合默契。
“還是當年在邊營的樣子。“洛宮銘笑著將獵物扛在肩上。
邱瑩瑩靠在他背上:“是啊,這麼多年過去了,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
17
回到京城,洛宮銘開始準備立太子的事宜。
“朕想立小瑩為太子。“他對邱瑩瑩說,“你覺得如何?“
“小瑩聰慧仁厚,確實適合。“邱瑩瑩點頭,“但他畢竟還小。“
“不急。“洛宮銘說,“朕隻是先放出風聲,讓朝臣們有個準備。等他再大些,再正式冊立。“
邱瑩瑩微笑:“你考慮得很周到。“
18
冬日裡,邱瑩瑩主持修建的慈幼院完工了。這是她倡議建立的,專門收養失去父母的孤兒。
“這些孩子,都很可憐。“她對洛宮銘說,“能給他們一個家,是臣妾最大的心願。“
洛宮銘握住她的手:“你做了太多好事。朕都記在心裡。“
慈幼院裡,孩子們正在玩耍。邱瑩瑩走進去,抱起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叫什麼名字?“
“小梅。“小女孩怯生生地說。
“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邱瑩瑩溫和地說,“有吃有穿,還有書讀。“
19
景和八年,洛小瑩十二歲,正式冊立為太子。大典那天,百官朝賀,百姓歡呼。
“太子聰慧仁厚,定能成為一代明君。“大臣們紛紛祝賀。
洛宮銘看著兒子,眼中滿是期許:“你要記住,為君者,要以民為本。“
洛小瑩恭敬地跪下:“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20
邱瑩瑩站在一旁,看著丈夫和兒子,心中滿是感慨。從邊關少女到一國皇後,她見證了太多,也經曆了太多。但最重要的是,她找到了真愛,建立了家庭,也為這個國家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洛宮銘走到她身邊,輕聲道:“瑩瑩,謝謝你。“
“謝我什麼?“邱瑩瑩微笑。
“謝謝你陪我走過這一路。“洛宮銘握住她的手,“有你在,朕的人生才完整。“
邱瑩瑩靠在他懷裡,望著遠方的藍天白雲,輕聲道:“我也是。“
遠處的太和殿,金碧輝煌,象征著一個盛世的到來。而他們,就是這個盛世的見證者和創造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