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安已經講過一次,本來已經沒多少緊張感了,可如今看到台下這麼多人,心底又有點發怵,馬上拿出自己的備課,開始修改上麵的措辭,並且在原文上又增加了一些內容。
又過了一會兒,長安估算了一下時間,深吸了一口氣走到講台的中央。
而此時此刻,中間的過道上也站滿了人,以至於原本在後排有座位的學子,為了尋求視野,也紛紛站了起來。
劉長安清了了清嗓子,說道:“今日得以站於此處,與諸位賢達相聚,實乃三生有幸。”
“正如《論語》所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座皆是心懷熱忱、求知若渴之人,此刻,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向每一位到場的朋友致以最誠摯的問候。”
“今日和昨日的習慣也是一樣,同樣是四柱香,也同樣是四片內容。”
“今天來了很多新同學,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就稍微改動了一下講課的順序,將拚音法放在第二根香。”
“至於這第一根香,我將與諸位分享另一個世界的文化瑰寶,即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劉長安拿出一根香用打火機點燃,放進香爐裡燃燒,又從旁邊推出來一張類似於黑板的木板,上麵貼著兩張紙。
為了後麵的觀眾能看的清,所以每個字都相當於手機的大小,內容是一首詩,但是用了兩個世界的文字進行書寫。
劉長安看著眾人說道:“我們先來熱熱場,這是一首詩,不過是兩種書寫方式。”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
“這裡先做一個提醒給諸位,“長安”指的是這首詩誕生時的王朝都城。”
“這首詩是用了托物言誌的手法,我想讓大家來猜一猜,這位詩人托的什麼物,言的什麼誌。”
“為了獎勵第一個猜到的同學,我也準備了一個小獎品。”
劉長安拿出一台天文望遠鏡,在手中向眾人展示到,它主鏡筒修長筆直,長度約70厘米,直徑達9厘米,銀灰色金屬外殼冷峻又閃耀,細膩磨砂質感。
劉長安說道:“此物名為天文望遠鏡,乃是另一個世界的產物。”
“你曾見過月球之上,被隕石造就的,錯落分布的一個個環形山嗎?”
“你曾見過木星上在強烈的對流作用下形成的,色彩斑斕的一道道條紋嗎?”
“它就可以幫你辦到。”
“想要贏得此物也很簡單,隻要猜對這句詩,托的什麼物,言的什麼誌,我就免費贈送給他。”
“有答案的,舉手回答。”
場上聽到這句話,立刻交頭接耳了起來,不是在說那首詩,就是在說劉長安手中的望遠鏡。
劉長安很滿意這個氣氛,這才是他所習慣的課堂。
忽然有一位前排的同學站起身大聲說道:“如果有同學猜到了這首詩的謎題,我願意出價500兩銀子來購買這次的獎品。”
馬上有位同學反駁道:“老徐,你什麼眼神啊,它少說也得八百兩吧。”
又有一位同學接話道:“一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