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大大聽到司機的話被噎住了,這要他怎麼說,我是你的祖宗?!
清瞳聽到急忙轉移話題“最近來長安玩的人真多啊,遍地都是歪果仁。”
聽到這的司機頓時開心的笑起來,“還是咱們國家厲害,現在去看兵馬俑的人都多了!這秦始皇是真厲害,要我說啊,這秦始皇也是慘,背了這麼多年的黑鍋,雖然他的一些舉措確實苛刻了一些,但是沒做過的也讓政哥背了,真是讓人心疼。”
嬴清瞳好奇的看了一眼始皇大大,好奇本人聽到自己的彩虹屁的時候開心不開心,結果始皇大大表麵麼得感情,正襟危坐,好像這聊天對象不是他一樣。
清瞳也不由好奇的問道:“大哥,您也是秦始皇粉絲呢?”
“嘿嘿~”司機大哥聽到這兒樂了,“誰還不是秦始皇粉絲了,我和你說就這些外國佬,他們來了,了解了咱們的曆史,他們也是秦始皇的粉絲,這可以大統一的始祖,中國人的老祖宗!如果秦始皇知道現在有這麼多人喜歡他,估計棺材板板都壓不住了吧!”
大哥說到這兒情緒尤其的激動,音量都大了不少。
清瞳開心的大笑起來,“大大,你聽到沒,這麼多人喜歡你,是不是棺材板板都壓不住了~”
秦始皇一臉無語的看著她,他發現這人自從熟悉了,知道自己也不會把她怎麼樣之後,就變成了二皮臉,越來越放肆了!
大哥看清瞳對著旁邊坐的始皇大大說的話,好奇的問道;“你和他說啥,他也不是秦始皇啊。不過吧,,”
大哥停頓一下,“看這麵相和這氣質挺像秦始皇的。”
秦始皇聽到這兒嘴角微微抽搐,有沒有可能,他就是秦始皇本人。
對於後世人這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他都快要脫敏了!是的,脫敏,這還是最近刷視頻學到的。
還有昨天看到的現代糧食的產量,得有時間問問清瞳。
兩個人下車後被秦兵馬俑門前的巨大的人流量震驚到了!始皇大大看著麵前的這些人,想著這要是帶回大秦,啥也不用愁了!
長城有人修了,糧食有人種了!
清瞳帶著始皇大大走上前,看見有很多人在門口拍照打卡,秦始皇看見牌匾上巨大的字寫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清瞳揚了揚手裡的相機對著始皇大大說道;“大大,你要不要也留念一個,您看,您來現代後還能參觀自己的皇陵,知道自己皇陵在2000年後是什麼樣子的,那其他的帝王看都沒得看,這麼一想,是不是心裡特彆激動。”
始皇大大看著清瞳笑的這麼歡快,他覺著他激動不激動不重要,嬴清瞳這丫頭是挺激動的。
始皇看了她一眼,直接往裡走去,絲毫不給清瞳拍照的機會。
“大大,你等等我啊,你認識路嗎?你就往前走,咱們還沒買講解器呢!”清瞳看見始皇走遠,急忙跟了上去。
天幕下各朝代帝王:好了好了,知道了,隻有秦始皇才是你的最愛,是我們不配了。
“什麼講解器?”始皇大大疑惑的看著清瞳,
“額,,,就是講述兵馬俑怎麼製作的,每個坑裡兵馬俑都什麼規格啊,,哎??”清瞳說到這好像想起些什麼,她看向秦始皇,發現她那迷人又帥氣的老祖宗正似笑非笑的看著她。清瞳一拍腦門,真是想啥呢,這不是有現成的導遊嘛,就是不知道他生前有沒有看過這些兵馬俑。
這麼想著,清瞳直接問了出來,“大大,您之前有進去看過嗎?您能看明白不?”
秦始皇覺著他現在不應該和她說話,不然不知道她又會問出什麼問題來氣他。誰家好人活著的時候還去自己的陵寢先看看怎麼樣,怎麼著,做的不好還能返工不成!
等到兩個人走進1號坑,便感受到了絲絲的涼意,始皇大大看著最下麵有個小小的洞口,想到之前清瞳說的,後世的皇陵大部分都被盜墓賊給光顧了,想來這兩個洞口也是被盜墓賊給挖的了。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在的位置就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兵馬俑的1號坑位。”始皇大大看到有個穿著正裝,胸前帶著徽章拿著對講機的人在旁邊解說,始皇大大也跟了過去準備聽聽現代人是怎麼看待兵馬俑的。
天幕下各朝代的觀眾都激動的看著麵前的景象,這可是秦始皇的陵寢啊,沒想到有一天他們也可以看見了。
漢朝
劉邦看著麵前的帝陵,原本還散漫的坐在椅子上的他,也瞬間坐直了身體。
“早在1974年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製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隨著講解員的聲音響起,巨大的陵寢裡嘈雜的聲音漸漸的消了下去,清瞳憑借著始皇大大的身高終於找到了他,擠到了他身邊。
“在秦之前殉葬製度都是采用活人殉葬,秦朝正式廢止人殉製度。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木俑等來代替人殉,自兵馬俑出土後,考古隊員發現這些兵馬俑都是陶俑燒製而成的,所以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餘兵馬俑,四麵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現在大家看到的呢是1號坑的發掘。”
秦始皇站在圍欄旁邊往下,表情淡然,清瞳覺著此刻像是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你看,陛下,千年後我依舊守護著你!’
秦始皇手向前伸了伸,又收了回去,清瞳抓著那個瞬間快速按下快門。
“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餘兵馬俑,四麵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一號坑一共被挖掘了3次,發掘麵積約430平方米。”
“此次發掘共出陶俑220餘件,考古人員還發現秦盾遺跡,此盾與一號銅車上所發現的盾形製一樣,尺寸為它的2倍。這是在秦陵考古中首次發現秦盾遺跡。此外,還出土了青銅長劍和弓弩,第一次明確了檠木的定名和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在考古人員經過長達十餘年的三次發掘後,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初步搞清軍陣排列規律。發掘表明,俑坑的木質結構是由地栿立柱枋木棚木構成的框架式結構,較其他陪葬坑由墊木地板立柱廂板木棚板木構成的廂槨式顯得技術原始,據此認為兵馬俑陪葬坑應是陵園中修建較早的一組陪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