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四年派出的使者當中,蒼龍衛梁安禽死在了千乘國。
徐誌穹仔細看了梁安禽出使的經曆,五品蒼龍衛,顯慶四年隨湧親王出使千乘,顯慶八年,病故於神臨城。
這好像不是什麼稀奇事情,使者團在千乘國待了整整四年,有人病故,倒也正常。
徐誌穹又拿起了另一個人的履曆:永隆十三年,大宣派出使者三十六人,前往千乘國,蒼龍殿四品蒼龍衛梁至堅隨淵親王出使,至永隆十五年,梁至堅也在神臨城病故了。
這可不是個例,大宣曾向千乘派出了三十三批使者,每一批使者當中,至少有一位蒼龍衛在神臨城病故,有一批使者當中共有三名蒼龍衛病故在神臨城,三十三批加起來,一共病故了四十一位蒼龍衛。
這五十一位蒼龍衛之中,有二十二名是五品修者,數量最多。
三名蒼龍衛是四品修者。
十三名蒼龍衛是六品修者。
兩名蒼龍衛是七品修者,一名蒼龍衛是八品修者。
修為集中在五品上下,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特點。
他們病故的時間有沒有特點?
最短的一位蒼龍衛,到了千乘國不到二十天,就病故了。
最長的一位蒼龍衛,在千乘國生活了整整十年,臨行之前,病故了。
從時間長度上看好像沒什麼規律。
時間點呢?
徐誌穹對應著蒼龍衛病故的時間點,逐一看了看大宣的史冊。
有的病故在豐年,有的是在災年,有的年份正在和外邦打仗,總體看來沒什麼規律。
是不是還忽略了什麼?
徐誌穹陷入了苦思。
默然良久,徐誌穹一捏下巴,想起了一件事。
彆對著大宣的史料看呀!
事情出在神臨城,肯定得對著千乘國的史料看!
可千乘國的史料上哪去找?
去找洪振基!
徐誌穹離開了皇宮,去了束王府,向洪振基索要史料。
洪振基為難了:“千乘史料,從不輕示於外。”
徐誌穹大怒,洪振基趕緊改口:“運侯自然不是外人。”
史料這東西,在千乘國還真不好找,洪振基花了一天時間,湊齊了一套編年,交給徐誌穹之前,反複強調一件事:“千乘史冊,與大宣略有不同,一家一本賬,運侯莫要介意。”
徐誌穹打開史料一看,明白了洪振基的苦衷。
千乘國的史料很是大氣,記敘之中,要麼是開疆拓土,四方來朝,要麼是風調雨順,連年豐收。
看這種史料是沒什麼價值,但徐誌穹留意到了年號。
對應著蒼龍衛病故的日期,徐誌穹終於找到了規律。
按照千乘國的紀年,蒼龍衛梁安禽,病故於建光初年。
蒼龍衛梁至堅病故於永寧初年。
蒼龍衛梁牧生病故於陽嘉初年。
蒼龍衛梁繼丘病故於光和初年。
……
共有三十三位蒼龍衛,病故在了不同年號的初年。
其餘八位蒼龍衛病故年份沒有規律,他們應該真是病故了,暫且放在一邊。
這三十三位恐怕就不是巧合了。
病故在初年是什麼狀況?
初年,證明當年出現了改元,也就證明出現了皇位更迭。
徐誌穹怕自己查閱有誤,向洪振基確認了一下:“千乘共有多少代君王?”
洪振基道:“自元祖至今,共三十四代神君。”
三十四代神君,皇位更迭過了三十三次。
三十三次更迭,宣國派出了三十三批使臣,三十三個蒼龍衛,死在了皇位更迭當年。
真相就快浮出水麵了。
徐誌穹問洪振基:“有沒有元祖皇帝的史料?”
“是元祖神君。”洪振基糾正了一句,從史冊裡拿出整整六本,交給了徐誌穹。
“此間記載著元祖神君的偉業!”
徐誌穹拿起史冊,看過第一頁,垂著眼角,放在了一旁:“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