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隨著盧受被五馬分屍以及盧家被抄家滅族,這懲處盧家蠹蟲們的事情也算是落下了帷幕。
但是青州旱災災民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完!
下一步,李恪便是要著手解決盧家被抄沒的家產用以賑濟災民。
長安,
天策府邸。
“青龍,馬上派遣錦衣衛,將查抄的盧家家產悉數收入國庫。”
“並且將所有的寶物立刻變現換成糧食!”
“在朝廷的救濟糧餉沒有到達之前,就指著這盧家的財貨支援青州百姓了。”
“聽明白了嗎?”
青龍拱手恭敬拜道:“屬下明白!”
“殿下放心,屬下一定不會辜負殿下的期望。”
李恪點點頭道:“你們先去青州賑災,朝廷這邊的糧餉由我來調度。”
“不久之後,朝廷的賑災就會抵達青州的。”
“去吧。”
當青龍率領著數十名錦衣衛離開直奔青州後,李恪也將燕雲十八騎喚來。
“燕大,你們陪我去雍莊走一遭。”
“按照時間的計算,這雍莊的糧食也該成熟了。”
……
李恪一行人快馬加鞭,抵達了雍莊田園。
下了馬後,便直奔種植玉米和土豆的田園而去。
李恪來到了田壟之上,隨手便掰下了一枚玉米。
剝下玉米皮後果然看到了顆顆飽滿,粒大圓潤的玉米棒子。
而且看這色澤,幾乎已經全都熟透了。
李恪估計最多不超過兩三日,這些玉米便可以完全熟透了。
今日就可以豐收了。
屆時,青州百姓的饑荒豈不就迎刃而解了?
想到這裡,一股振奮的心情由衷的從李恪的心頭湧起。
緊接著,在老農的引導之下,李恪又來到了種植土豆的地方。
當老農們從地中挖出那碩大的土豆之時,李恪心中當下便有了底氣:“憑借這些玉米和土豆,足夠可以完全幫助青州災民渡過這次旱災饑荒了。”
當下,李恪就將所有的老農們召集在了一起:“鄉親們,這些被咱們親手種下去的糧食,就要豐收了!”
“今日,便是大豐收的日子。”
“等我們將這些糧食打上來,整個大唐都會為之瘋狂!”
“到時候,你們便全都是大唐的功臣。”
李恪激動道。
聽見李恪的話,也是讓雍莊的雇農們感到十分的興致高昂!
他們這些人全都是種了一輩子的地,可以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命,糧食高產便是他們的驕傲和價值!
他們親手將大唐帶來的這些祥瑞給種在了地裡,然後今日便是大豐收的時刻。
說的直白一些,李恪帶來的這些玉米和土豆種子,讓他們這些老農們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三日內,將這些糧食全都收上來。”
“留夠了咱們自己的口糧後,再用以支援青州百姓。”
聽到李恪的指令,在場的老農們全都被調動了積極興致。
隨著李恪的一聲令下,所有的老農們興衝衝的開始了收割糧食。
從午間一直忙到了黃昏。
一連三日,皆是如此。
在第三日的黃昏,隨著最後的一塊土地也被收割。
這些玉米和土豆已經徹底被存入了新建成的糧倉之內。
看著堆砌地滿滿的糧食,李恪心中的一顆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這下青州的百姓,終於有救了!”
……,……
夜晚,
李恪收到了來自青龍的書信,
其中分明寫道,錦衣衛從盧家抄出了大量的奇珍異寶,
這些寶貝,足夠支援一時的青州百姓。
至少在七日之內,不會再有大規模的餓死事件的發生。
而這七日的時間,對於李恪來說,遠遠足夠了!
七日的時間,足夠讓李恪將糧食轉運到青州,甚至這時間還會有富餘!
明日早朝之上,李恪便是要當眾宣布這件事情。
並且,不光是自己出糧食,李恪還要讓些群臣百官們也要出出血!
……
翌日,
早朝開啟。
文武百官們依舊是列隊而站。
李恪沒有廢話,上來便直奔主題道:“這些日子,青州旱災一事是當前的心腹之事。”
“本公子已經令青龍前往青州,將查抄的盧家的家產悉數變換作為糧食,用以支援青州的百姓們。”
“但是,這也隻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罷了。”
“雖說盧家被查抄出來的家產最多隻能維持七日,這七日的時間一過,青州百姓便會再度陷入饑荒當中。”
“就算是現在天降甘露,現在就將作物種子種下去,那麼這種子發芽直到成熟,也至少需要一個半月的周期!”
“所以,朝廷賑災的糧餉至少可以做到維持百姓們一個半月的時間!”
“因此,本公子需要各位為青州百姓們捐錢捐糧,越多越好。”
“諸位,有什麼想法嗎?”
李恪試探性的問道。
其實,從雍莊收獲的糧食按照李恪的估計足以支撐一個月的時間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剩下的糧餉,李恪要讓這些官員們也出出血!
至少要籌集到半個月的糧餉才是。
因此,李恪才故意試探性的問詢了一下。
想要借機試探一下這幫大唐官員們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