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興奮道:“說得好!”
“不愧是我長孫無忌的外甥!!”
“青鳥你能有這般長遠的布局眼光,那還何愁大事不成?”
“哈哈哈!!”
此時,一旁的李治開口提醒道:“舅舅,四哥編書的長遠目標是謀劃的不錯,可我就是有一個擔心。”
“編撰括地誌這種長線計劃都有一個先天性的缺點,那就是無法立刻見效。”
“父皇現在滿眼都是李恪,對我和四哥的關注明顯淡了很多。”
“我怕還沒等到四哥的括地誌編撰成書,父皇就早把我們給冷落在一邊了。”
“我覺得,咱們是不是得有個短期謀劃,乾點什麼小事情,能夠立刻拉住父皇的心,提升四哥在父皇心中的好感度。”
“否則我怕等不來父皇看到四哥的成績,那點僅剩的舐犢之情被消耗乾淨後,就算四哥編出了一部曠世巨著,父皇也都沒有興趣看了。”
聽到李治的提醒後,長孫無忌連忙道:“稚奴,你提醒的對!”
“這一層我還真沒想到,倒是我疏忽了。”
“就按照稚奴說的辦。”
“咱們不僅得有長遠布局,還得有短期的謀劃,在短時間內讓陛下對你們刮目相看。”
長孫無忌思索一番之後,突然開口道:“有了!!”
“我想到辦法了!”
“差點忘了,幾天後就是一年一度的萬國之會。”
“各藩國使臣齊聚長安城,這才是真正的大國盛典啊!”
“到那時候,正是咱們翻身的好時機!”
看見李泰和李治二人還有些不明白,
長孫無忌解釋道:“你們可還記得孫伏伽嗎?”
李治道:“就是大唐第一位狀元的那個孫伏伽嗎?”
長孫無忌道:“不錯,正是此人!”
“此人滿腹經綸,但是對於做官卻是一竅不通,為官多年政績平平。”
“所以此人一直沒有得到重用,仕途數年都止步不前。”
“誰能想到,在一次萬國來朝的宴會之上,孫伏伽即興作詩一首,歌頌你們爺爺太上皇的豐功偉績。”
“誰不喜歡被誇呢,更何況這還是當著萬國使臣的麵,孫伏伽為你們的太上皇爺爺掙足了臉麵。”
“太上皇心中大喜,直接大手一揮揮,將孫伏伽的官位連升三級。”
“一夜之間,孫伏伽就從一個不得誌的落魄狀元變成了位高權重的朝廷大員。”
“之後每逢萬國來朝之時,不少新科舉子們都想要借著這個機會露一手,來得到陛下的關注為自己的仕途鋪平道路。”
“從此之後,萬國來朝就自動約定俗成的成了一些滿腹經綸的才子們施展才華的舞台!”
“所以啊……”
“青鳥,稚奴,你們兩個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李泰道:“我明白了!”
“您的意思是讓我們早早的做好準備,在幾日後的萬國宴會上吟詩作賦,以此來討得父皇的歡心。”
長孫無忌點頭:“沒錯。”
“就是這個意思!”
“這兩天你們兩個什麼都彆乾了。”
“專心為幾天後的萬國來朝的盛典宴會做準備吧。”
李泰信心十足道:“我這就回去,將我府中的幕僚和文人們召集起來。”
“再讓他們以大唐盛世為題,為我想出幾篇絕佳的詩篇出來。”
說罷,李泰滿臉興衝衝的起身離開,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此時此刻,
此時此刻便隻剩下了李治和長孫無忌二人。
屋內頓時陷入了沉默……
一會兒後,
李治開口對長孫無忌道:“四哥如此有自信,看來這次的萬國宴會他是誌在必得了。”
“時間不早了,那麼舅舅我也告退了。”
正當李治打算起身離開的時候,長孫無忌卻叫住了他。
“稚奴,你且等一會。”
“舅舅還有些話,想單獨和你說。”
聽到此話,晉王李治的眼底閃過一絲光芒。
長孫無忌道:“稚奴,其實說起來比起青鳥我更看好你。”
李治聞隻是道:“我才疏學淺,身無長物,怎麼敢與四哥爭這個皇位呢?”
“四哥他如果能登上皇位,我隻願當一個親王輔佐四哥。”
長孫無忌道:“彆人不了解你,我還不知道你嗎?”
“我是你親娘舅啊,你們兄弟三人從小就是我看著長大的。”